“大家看,这里有青石板小路,潺潺溪流,古朴的风雨桥,蜿蜒梯田,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初冬时节,覃登军漫步在湖北恩施市盛家坝镇二官寨村,直播介绍家乡美景。
二官寨村是一个康、胡两姓占主导的村落,旧铺康家和小溪胡家都拥有数百年的历史。直播、养殖、种植,土家汉子覃登军守望着鄂西的一片热土。
覃登军,是政协恩施市第九、十届政协委员,民革恩施党员,恩施旅游推介官。
覃登军是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街道大桥路社区居民,2013年,他来到盛家坝镇二官寨村,发展生猪养殖;2015年,他开起了“驴友二官驿站”农家乐,当年接待2000多人;2017年,陆续办起了二官寨养殖专业合作社、欣寨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二官寨农民艺术团,带领当地村民发展产业,挖掘地方特色文化,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在二官寨村旧铺组,107亩稻田,是他的农业“根据地”。围绕发展乡村旅游,覃登军通过流转村民田地,创办欣寨休闲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田园综合体,将农耕文化展示在田间地头。
“游客可以到田间地头体验农事,走累了,就驻足农家小院,品农家风味。”提到自己的农业综合体,覃登军眼里透着光。除了土地租金,周边村民也在合作社务工,一年可以增收上万元。
2018年底,覃登军承包了27亩二高山田地种植“红米”。“红米”曾是当地贡米,被称为“米中瑰宝”。由于生长周期长,上市晚,30元一斤的红米,销路堪忧。
他想,追求健康的人一定会喜爱上这个“米中瑰宝”,销路一定不错。山中“瑰宝”怎样才能卖出好价钱呢?一次偶然的契机,覃登军赶上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农民主播培训的东风。通过培训,他掌握了基本的直播技巧和视频处理技术。语言接地气、会唱山民歌的他,一下子就受到众多网友的关注和喜爱,成了家喻户晓的“农民网红”,粉丝从几十人壮大到上万人。
农民当主播,手机变农具,直播成产业。覃登军“触网”,尝试通过直播的方式进行宣传、推介,没想到,销售市场一下就打开了。
春耕夏种,覃登军一边直播红米的种植过程,一边带着粉丝欣赏二官寨的美景,观看农民艺术团的表演,直观感受土家族文化。
网友了解了土家族红米的生长环境后,纷纷下单预订。覃登军说,通过网络,“慢山货”实现了直种直产、直供直销,成功抢占市场,村民致富的路子更好走了,“钱袋子”越来越鼓。
“从此打开直播带货大门。”覃登军笑着说。
除了卖红米,覃登军还为村里产品代言,带领村里其他人一起学习直播,让更多农产品出山。2000年,二官寨村10万多斤黄桃滞销,村民一筹莫展。覃登军自告奋勇帮大家直播销售,短短3天,10万斤黄桃一售而空。
覃登军说,直播可以让更多消费者认识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慢山货”实现了直种直产、直供直销。
“春天赏油菜花,夏天体验插秧,秋天赏稻田,冬天观雪景,这里一年四季都有看点、有卖点。”覃登军自豪地说,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不同的研学活动,春插、夏种、秋收、冬耕和腊月庆丰等。以二官寨景区为依托,利用丰富的传统文化,对传统的农耕农俗和红色文化进行传承展演,通过研学对传统的农耕民俗文化进行传承教学大有可为。
“唱歌跳舞很在行,发展产业挑大梁。”“网红哥”覃登军和二官寨村村民一起,组建了情景剧、腰鼓、莲厢、广场舞等文化志愿队伍6支,文艺志愿者达到100余人,其中文艺骨干达30余名。由68名当地村民出演的《二官人家》实景剧,融入了“九佬十八匠”、西兰卡普、传统祭祀等文化元素,成为二官寨独特文化的缩影。
在二官寨,游客在这里赏美景、尝美味,或游于山间、徜徉茶园、信步小径,或嬉戏溪流、参观古寨、静坐阁楼,尽情享受古寨的恬静与安逸。如今,融合了种植、养殖、旅游休闲、文化艺术的乡村发展模式,在二官寨生根发芽。(谢顺、黄翔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