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推广活动走进楼宇 江汉区图书馆供图
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勾勒出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天际线,作为武汉面积最小、人口密度最大、经济密度最高的城区,这里甲级写字楼、商务楼宇林立,拥有30座“亿元楼”(单体税收过亿元的楼宇)。这些楼宇不仅是经济发展的 “垂直森林”,还承载着企业职工的生活与梦想。
在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中,如何在林立的高楼中找到文化落脚点,打通服务楼宇间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武汉市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针对辖区楼宇密集、职工众多的情况,持续推进“文化进楼宇”工作,丰富企业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楼宇从“工作容器”变为“精神驿站”,为城市生活铺就更厚重的文化底色。
日前,江汉区图书馆化身“知识选品官”,向位于武汉富强国际大厦内的武汉仲裁书苑金桥书吧送去精心挑选的百余册图书,开展普法阅读推广活动,为企业职工和法律从业者送上“文化+法治”双重“能量包”。在该大厦内工作的法律工作者李文浩参加了当天的阅读推广活动,他感叹:“书吧补充了能量,我在工作之余也能有更多的阅读选择,方便又实用。”
江汉区图书馆馆长赵晶介绍,依托金桥书评品牌特色,该馆不断拓展服务外延,深耕楼宇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已建设9家具有楼宇特色的金桥书吧,包括广发银行楼宇党群中心金桥书吧、光靓律所金桥书吧、武汉仲裁书苑金桥书吧等,将优质图书、展览资源和主题阅读推广活动送到楼宇间,为企业职工输送书香能量,让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共享。
为了让文化服务更精准、更贴心,江汉区图书馆鼓励各楼宇书吧充分结合自身服务群体的特质,创新打造主题读书会、文化沙龙、产业论坛等多元载体,提供以书会友的不同平台,形成“一吧一品”的特色化发展格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能力。
“我们还引导各书吧以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为枢纽,整合党史文献、政策读本等资源,搭建常态化读书交流平台。”赵晶说,江汉区图书馆正在楼宇探索打造党群读书会,初步构建起“红色阅读空间”体系。广发银行楼宇党群中心金桥书吧发挥红色引领作用,倡导多样化与多元化阅读推广,帮助企业职工在“悦”读中汲取精神食粮、积蓄文化底蕴。
当钢筋水泥的楼宇森林成为城市生活的日常,文化活动恰似一束温暖的光,穿透冰冷的建筑外壳。
“两位老师独特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人为之倾倒,我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得到了心灵的滋养。”来自梧桐树保险经纪的学员代表王春梅,也是泛海SOHO城楼宇理事会理事长,她对在泛海SOHO城举办的江汉区“戏水长流”全民公益戏曲艺术普及培训——零基础汉剧班记忆犹新。
王春梅参加零基础汉剧班,跟着汉剧非遗武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刘丽和武汉汉剧院授课教师吕品,从发音、唱腔、身段等基础技艺学起,逐渐找到了汉剧的节奏和韵律。“如今,我时不时地要吟唱几句,汉剧已成为我日常生活中最熨帖的情绪出口。”王春梅说。
为精准满足楼宇内企业职工的文化需求,江汉区文化馆持续在楼宇里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活动。新华街道分馆采取“职工点单、照单服务”的方式,在新世界国贸大厦组织开办“妙笔书法·华墨生辉”书法培训班。“结束全天的工作后,来这里学习书法,整个人一下就放松了。”学员刘女士说。在绿地贸易港,民族街道文化分馆开展的街舞培训深受喜爱,不仅让企业职工释放工作压力,还为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此外,江汉区文化馆开展的“青年夜校”也在楼宇内开设授课点,将书法、摄影、绘画、声乐等丰富多样的课程送到企业职工身边。
“文化进楼宇”的实践,让文化基因与楼宇生态深度融合。江汉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提供量身定制的文化产品,持续为企业职工“充电”,书写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崭新篇章。(记者 瞿祥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