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记者凌纪伟)通过价值与心智驱动多轮对话,基于交互反馈进行推理和学习,可与多智能体交互……在3月29日召开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发布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通通”2.0升级迭代版。
“通通”是由价值、因果驱动的 AGI(通用人工智能)系统原型,曾入选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相较于1.0版本,“通通”2.0在语言、认知、动作、学习、情绪、交互方面实现了多种核心能力的升级。
据介绍,“通通”2.0版本具有自身价值观、世界观,在理解对话目标意图的基础上,遵循自身价值和人格,利用对话策略来引导对话的走向,从而达到自身目的。“通通,你该睡觉啦。”在工作人员的演示中,当“通通”接到来自妈妈的这些要求时,它可以向妈妈耍赖,找理由磨蹭,并试图要求妈妈给予奖励,在多轮协商达成一致后才会实施对应任务。
此外,“通通”2.0可以实时响应外界场景的变化,进行反思和重新规划。当“通通”想打开空调时,研究人员利用VR手多次改变遥控器位置,让它无法轻易拿到,“通通”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先是脱鞋上沙发,然后再利用沙发上的靠垫,增加自身高度后最终拿到放在墙架上的遥控器。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还为“通通”打造了幼儿园、六口之家等场景,并在场景中设置了各自独立的多个智能体。当“通通”在做任务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开口寻求帮助,并解释自己的困难。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表示,人工智能的科技创新分为五个层次,如同冰山结构,“水面以上部分”包括执行层、算法层和模型层,“水面以下部分”包括理论层和哲学层。“通通”的突破性就在于实现了由底层哲学层与理论层到顶层的全栈式创新架构。
“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认知心理学定义的5-6岁儿童应掌握的经典任务对它进行测试。通通已经通过了多项综合性强、复杂度高的任务考核。”技术专家表示,未来“通通”将成为通用底座支撑各类垂直应用场景,同时与具身智能机器人相结合,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养老陪护、数字助理、家用机器人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更好地服务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