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左)做客新华网访谈。新华网 马天龙 摄
新华网重庆10月25日电(韩梦霖)重庆小面不仅是重庆人的日常美食,更承载着浓厚的地域文化。重庆小面作为独特的城市美食名片,在国内外也具有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10月25日,2024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暨第四届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在大渡口区开幕。近日,重庆市小面协会会长张寿江做客新华网访谈,围绕重庆小面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传承创新、产业发展等,介绍这一地方特色美食背后蕴藏的文化和产业力量。
一碗小面之中,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
重庆小面跟全国其他地方的面食相比,最大特色是什么?张寿江介绍,一直以来,重庆小面以其“麻、辣、鲜、香”的特色著称,调料种类繁多,一碗之中便包含十余种不同的调料。在制作中,重庆小面选用了重庆本地的碱水面条,不仅口感劲道,而且价格亲民,品种丰富多样。一碗小面之中,蕴含着深厚的地域文化,因此一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一个地方的代表性美食,往往反映了这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张寿江表示,重庆是一座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城市,这里的居民注重实际,不崇尚奢华。重庆小面以其经济实惠、品种多样而著称,食用后能带来满足的饱腹感,与重庆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
张寿江做客新华网访谈。新华网 马天龙 摄
推动重庆小面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张寿江介绍,重庆小面产业正处于迅猛发展阶段,数据显示,仅在重庆本地就拥有超过8.4万家小面店,而全国范围内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30多万家,显示出其深厚的群众基础。然而,小面产业的发展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标准化程度不够完善,以及在规模化、国际化发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近年来,重庆市大渡口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重庆小面产业园,大力推动重庆小面产业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对此,张寿江认为,此举将从多个方面促进重庆小面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品牌化发展,可以有效提升产品辨识度与竞争力,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空间,同时增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规模化发展则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小面产业的经济效益,并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标准化发展可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便于产业的复制与扩张,同时提高产业的监管效率;数字化发展可以有效优化生产管理流程,拓展销售渠道与市场空间,扩大线上业务的能力,进而增强整个产业的创新能力。
张寿江表示,重庆小面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如在保持传统风味的基础上,利用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替代手工制作,扩大生产规模。大渡口区推动重庆小面工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有利于重庆小面产业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
张寿江(左)做客新华网访谈。新华网 马天龙 摄
需进一步加强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建设
品牌建设是推动小面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3月,重庆市经济信息委联合大渡口区政府在成都春季糖酒会上,正式发布了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在张寿江看来,重庆小面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公用品牌,不仅能提升品牌形象与认知度,增强知名度,确保产品质量与标准,实现规范化生产,还能有效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议价能力,拓宽市场渠道;此外,在保护地方文化与特色方面,有利于传承历史文化,加强品牌保护,防止品牌被滥用。
张寿江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设,明确品牌的定位并突出其独特性,融入匠心精神、提升产品品质,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品牌传播,并加强品牌管理,维护品牌形象,建立良好的口碑管理机制。
张寿江(左)做客新华网访谈。新华网 马天龙 摄
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将迎来诸多机遇
重庆近年来把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纳入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作为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之一强力推进。张寿江表示,这对重庆小面产业的发展将带来诸多机遇。比如,重庆小面产业的发展有望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社会资本的大量涌入,通过技术创新有效推动产业升级。
张寿江认为,重庆小面若要拓展国内外市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实现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提升,制定严格的标准并执行品控;其次,致力于品牌建设与推广,打造知名的品牌形象;第三,加强宣传推广活动,比如举办中国·重庆小面文化节等活动弘扬小面文化,带动相关消费;最后,创新产品与经营模式,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并深入了解国际市场需求,建立国际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