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就是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最佳教练。”6月底,在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第一期内训师赋能训练营开班仪式上,中化协副秘书长郝军开班赠言。
《中国企业培训行业报告》数据显示,课程开发能力与课程呈现能力是培训师的两大核心技能,而目前化工企业内训师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授课技能训练,不能开发出符合岗位实际的课程,这正是化工企业内训师的痛点和短板。
针对以上痛点和短板,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集中优势资源,组织培训专家开发了“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内训师精品培训项目”,围绕内训师“编、导、演”三重角色设置了内外兼修的课程,全方位提高内训师培训能力。来自全国各地的42名化工企业内训师在成都参加了第一期训练营,共同度过了4天充实的学习训练生活。
“如何定义一堂好课?”在《精品课程打磨》课程中,培训师由浅及深,围绕“感性”“理性”“互动”“准备”“开心金库”5个关键词,为学员讲解课程升级迭代的五维思路,为学员打开视野,走进专业讲师的升级之路。
“常规来讲,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在《岗位经验萃取与课程开发》课程中,培训师引导学员不断细化培训内容,根据人员受众和课题内容,优化课程架构。
培训师逐个指点学员的课题,让学员在实践中增加对所学内容的理解,逐步掌握课程开发思路和技巧。
“好的,现在让我们试一下‘世界咖啡’的互动模式!”在《教学方法运用》课程中,培训师生动有趣的互动教学,让学员在意趣横生的课堂中了解到了多种教学方法,并渐渐应用到了自己的培训课程中,逐步将原本枯燥单调的课程打磨成更有吸引力的教学盛宴。
课间休息时,学员们争相向培训师请教平时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培训师耐心解答并贡献化解小方法。
培训最后一天,42名学员依次上讲台,展示培训所学,分享学习体会。
第三组学员以《受限空间作业人员“七要诀”》为题开展培训,以高度凝练的“证人备个旧气瓶”为抓手,让受限空间的七个工作要点深入人心。第六组学员以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制为主题,七名学员轮番上阵,以稳健的台风、扎实的知识、成熟的风格赢得了一致好评。最终这两组人员荣获优秀团队称号,并获得奖励。
学员们纷纷表示,课程内容非常实用,老师讲得通俗易懂,有助于指导大家优化教育培训思路,提高授课质量,对之后培训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帮助。
据了解,内训师赋能训练营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线上课程包括安全生产知识、形象礼仪、PPT制作技巧等理论课程;线下培训共有4天时间,重点讲解课程设计、经验萃取、教学方法演练等实践课程,分为课堂讲解、现场模拟、团队实战三个环节,以“任务驱动”训练学员知识转化和运用的能力。据悉,学员将在3个月之内提交一份现场实体培训视频作为实操考核的依据,符合认证资格的学员将取得《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内训师三级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