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赵海军)空间计算作为一项整合人工智能、物联网、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创新,让机器具有深度感知能力,让数字世界正确地出现在我们身处的这个现实世界物理空间内,已深度应用于自动化仓储、自动驾驶、工业制造、教育培训、游戏娱乐等各个行业场景,并使其焕发全新的活力。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与交换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乔秀全认为,广义的空间计算,指的是计算机对空间数据和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分析能力,涉及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处理和理解与空间位置相关的信息。狭义的空间计算,是指继桌面计算、移动计算之后的一种基于XR技术的虚实融合的“感知-通信-计算-交互”一体化的新型计算范式,通过对物理空间、用户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多模态感知、三维建模与虚实融合,实现虚拟信息基于物理场景和以用户为中心 的沉浸式呈现与实时动态交互。基于XR的空间计算技术是元宇宙的入口关键技术。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空间计算产才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陈瑞红表示,根据Omdia的数据,全球空间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在2024年将达到45亿美元,到2029年将超过10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将达到18%。当前,数字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供需人才比为1∶10,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国拥有相对丰富的空间计算应用场景,催生了一批优秀企业,汇聚了大量应用创新和技术开发人才,在空间计算技术相关产业中,算法研发、软件开发、数据分析、产品设计等关键岗位的人才需求尤为迫切。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空间计算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课程设置、实验室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校长秦方奇介绍说,按照空间计算产才协同创新中心标准工作部署,学院10月份开展了河南省空间计算+物流电商的专题调研。河南省本专科学校174所,其中开设电商物流相关专业有近百所,每年招生规模2.3万余人,居全国第一位,调研发现,以往的物流电商专业教育未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匮乏,存在人才结构失衡问题。与河南物流协会、开设电商物流专业高校座谈中发现,能够引领电商物流企业发展、掌握新一代信息技术(理解空间技术理念)、能将新技术应用到相关领域场景的人才极度匮乏等问题最为突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空间计算人才短缺现状如何破局?
陈瑞红介绍说,2024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出用3年时间扎实开展数字人才育、引、留、用等专项行动,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聚焦战略科学家、顶尖技术人才、领军企业家三类关键人才,多措并举、系统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北京交通大学熊珂教授、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洪晟教授均提出建议,将数字未来科技大赛与院校的人才培养项目结合起来,把空间计算产才协同发展列入当地各级政府部门和学校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中。学校建设实训室或实验中心时,谋划空间计算在多领域场景中的应用,打造国内一流的“空间计算+”概念的典型应用场景,既作为学生的实验室和实训室,又作为科普参观和学术研讨的典型案例。在2027年至2028年期间,培养出来全国首批具备未来思维和先进理念,掌握领先技术和应用技能的“空间计算+物流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为企业发展做技术和人才支持,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支撑。
人才是空间计算技术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多措并举,产才协同,不失为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