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战士与哲人 善意与温情——《周大新评传》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国展中心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邱华栋,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大新,周大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魏华莹出席本次活动。
周大新1970年参军入伍,1978年,他成为济南军区宣传部干事,此后,他便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写作生涯,成为当代著名的军旅作家。迄今为止,他出版长篇小说十部(十二卷),中短篇小说、散文、剧本多卷。2008年,他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其作品被翻译为十多种语言在海外出版发行。
发布会上,河南文艺出版社总编辑郑雄表示,《周大新评传》这本书是魏华莹女士心血与智慧的结晶,她以扎实的文本阅读、深入细致的访谈、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我们解读了周大新作品和周大新先生本人的真实形象,深入剖析了周大新老师的文学创作历程、思想脉络,以及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的独特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对一位作家的解读,更是对当代文学发展的一次深刻的梳理与呈现。我觉得对于我们的广大文学爱好者、研究者,都是一本不可缺少的佳作。”
“周大新多年记日记的习惯,提供了很多比较鲜活的材料,这使我能够更近距离地观察和理解这位著名作家。而且周大新多年来的创作,始终是以文学的眼光去发现、去审视,去提出他自己的思考,或者去建构这种文学的力量。”在提到创作的经过时,魏华莹说,“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不断地被打动,也让我对那段未曾经历的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邱华栋认为,《周大新评传》这本书细致梳理了周大新近50年的文学创作历史,展现了一个非常丰富、立体的周大新形象,“周大新是河南这块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一棵大树,一棵文学的大树。”
周大新在发布会上表示,他非常感谢魏华莹教授对他的创作进行如此认真、系统的梳理和分析。通过这本书,他重新回顾了自己的创作历程,意识到了许多之前未曾意识到的东西。同时,他也感谢河南文艺出版社为这本书的出版付出的辛勤努力。
发布会上,几位嘉宾还谈到作家和评论家的关系问题。周大新说,评论家很重要,好的评论文章会给作家带来启发,会有提醒意味的东西,“尤其一些专著,里面还包含文学理论,我能从中得到教育”。邱华栋认为,一代作家就有一代评论家,他们是互相成就,共同成长的。评论家和学者研究作家,就像镜子在映照一个东西一样,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要照照镜子。他说:“正因为有魏华莹,才会有对《周大新评传》这样一个重要成果的出现,这就是评论家和作家互相借鉴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这本书出来以后,作为传主,周大新会自己再看一遍、捋一遍,重新迸发出新的创造的能量,写出这本书还没有触及到的作品,这就是这本书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功效。”
据悉,《周大新评传》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延续多年的系列书“中国当代作家评传丛书”的新品种。该书系统讲述了著名作家周大新的人生历程与创作之路,通过对其为人、为文及文学精神的发现与考证,将文学研究与作家研究结合起来,既是和作家的人生、灵魂的一次对话,又是一部极具史料价值及文学史价值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