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鹤峰:一田产两“米” 葛稻共生基地“秋米”丰收忙
金风卷稻浪,阵阵飘稻香。进入9月,湖北省鹤峰县的水稻迎来了丰收季,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晾晒稻谷,丰收的喜悦让农户喜上眉梢。
图为鹤峰县走马镇葛稻共生基地
近日,走进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葛稻共生种植示范基地,田间一片片金灿灿、沉甸甸的稻穗随风摇曳,风吹稻叶沙沙作响,农户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鸟叫声、机器声、稻浪声宛如一首农家协奏曲,生动优美。
“今年空壳率比较低,比去年产量高,品质好,好的稻田亩产超过1300斤。”水稻种植户董文介绍说。
图为村民晾晒稻谷
据了解,走马镇千金村水源充足,水质优良,现存葛稻田面积最大,葛仙米产量最多。葛仙米不是米,而是一种无根无叶无茎的水生藻类植物,生长在山区水域,附生于稻田、浅水池沼及湖、溪的砂石间或阴湿的泥土上,对自然条件要求极高。
图为稻谷丰收忙
走马镇作为“全国最大的原生态葛仙米产区”,可采收的种植面积约3000亩,这个产业现为鹤峰“茶、旅、水、药、葛”五大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8月,湖北首个“葛稻共生”示范基地在走马镇千金村挂牌,这个基地是鹤峰县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葛稻共生基地,面积1500亩,葛仙米干货年产量近500公斤,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供不应求,仅此一项可为村民带来直接收入近200万元。今年水稻预计产量50万斤。
“今年葛仙米的情况要比预期的好得多,是近20年最好的一年,我们对葛稻共生这个项目还是期望蛮高,因为从今年六七月份大量形成的菌种看,明年完全有望高产。”董文说。
近年来,鹤峰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原生态、无污染的水质土壤环境,为优质水稻和葛仙米的生长提供良好条件,力争实现“一田两产”双丰收。(徐可、朱强瑞、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