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院组织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员,对全年林草科普活动进行了回顾和盘点,从中评选出了十件大事。
2024年全国林草科技活动周启动。林草科技活动周是全国科技活动周的特色活动之一,已开展15年。2024年林草科技活动周5月26日在江苏南京启动,主题为“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林草创新活力”。主会场举办了林草重点领域科技成果实物展示、林草科普作品展示、林草科普互动体验展示活动,以及树木标本馆、动物标本馆、中国林业史陈列馆等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开放活动和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系列专题展览。分会场设在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大兴安岭林业集团以及北京、山西、江苏等省(市),组织开展7项林草科普特色活动,还组织参加“科技列车行”等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重大示范活动。
四项重要林草科普品牌活动举办。其一,2024年全国林业和草原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共有全国林草系统62支代表队、200名选手参与;其二,第二届全国林草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决赛有5支代表队荣获全国一等奖、10支代表队获全国二等奖;其三,2024年全国林草科普微视频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推荐和自荐的微视频作品163部,最终40部优秀作品入选;最后,2024年全国林草优秀科普作品活动,有31部作品入选 。
第十二届梁希科普奖评选揭晓。评选工作2023年8月启动,收到149件符合相关要求的申报材料。评选出26件作品获科普作品类奖,18项活动获科普活动类奖,2人获科普人物类奖。梁希科普奖是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林学会申请设立的面向全国、代表我国林业和草原行业最高科技水平的“梁希科学技术奖”的4个重要组成奖项之一。
《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评价规范》发布。2024年12月16日,林业行业标准《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评价规范》(LY/T 3420-2024)经国家林草局批准正式发布,自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了国家林草科普基地的分类、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适用于由国家林草主管部门和国家科技主管部门联合认定的国家林草科普基地评价。
2024年“科普援藏”活动(甘肃)启动。由科技部主办,于2024年9月3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启动。活动通过“科普援藏”将高端科普资源与专业化服务引入藏区,将科普宣教与科技下乡相结合,促进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与深入理解,帮助地方解决实际问题。
林草系统获9个“全国科普工作先进”称号。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对2020年以来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授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其中,国家林草局科技司推广转化处、中国林学会综合部、国家植物园北园(北京市植物园管理处)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林草系统有6人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2024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举办。主题为“保护古树名木 全民共建共享”,在浙江省绍兴市启动。发布了古树名木保护纪录片《不如去看一棵树》第一季、古树名木保护主题曲《古树芳华》。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每年组织开展。
国家公园科普“3+4”系列活动开展。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发展中心联合各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组织开展,通过走进校园、社区、国家公园三个目标地点,以一堂课、一篇美文(画作)、一张问卷、一份宣传品四种形式,将国家公园的丰富知识和深刻内涵传递给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
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活动暨“走近荒漠”科普宣讲活动举办。活动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林学会和北京林业大学承办,中国科学技术馆、科普中国、光明网支持协办。现场播放了第30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主题宣传片和“三北”工程建设、沙尘天气科普宣传片,举办了“走近荒漠”大讲堂、“走近荒漠”科普讲座,以及“荒漠的真、善、美”生态影像展、荒漠化知识互动答题、荒漠化自然教育青少年体验等一系列宣教活动,以大力弘扬“三北精神”,全方位增进公众对荒漠、荒漠化防治、沙尘天气的科学认识。
2024年“植物总动园”全国植物园科普活动举办。活动由中国植物学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携手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75家植物园共同打造,以“人类与植物星球”为主题,重点围绕“餐桌上的植物”“绿色植物助力蓝色粮仓”“植物与工业化发展”等十大专题,多视角多维度地讲好植物与人类生活的故事,加强社会公众对“大食物观”的认识,强化优质科普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