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正式落地实施,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交汇的关键节点,天津银行聚焦源头治理,在合规管理领域持续发力。凭借创新实践与扎实举措,天津银行率先通过合规管理有效性评价,为构建安全稳健的金融生态注入制度与文化双重动力,彰显了在合规管理上的先行示范作用。
深化源头治理,筑牢风险防控安全网。天津银行坚决贯彻市委金融办部署,在巩固去年经营风险源头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源头治理2.0工作。总行党委统筹部署,将源头治理整体方案细化分解为“一件件具体的事项”“一项项落地的政策”“一条条有效的措施”,将“健全法人治理”深度融入,细化制定53项措施,出台了天津银行源头治理实施方案,形成全链条风险管控体系。建立“考核+宣导”双驱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治理成效纳入机构绩效考核,确保高标准落实各项治理举措;另一方面开设内网源头治理专栏,刊发战报、案例及专刊35篇,营造“合规人人有责”文化氛围。在源头治理工作推动下,今年以来累计新建修订制度83项,升级业务系统10套,开展培训203场、警示教育33场,覆盖超8700人次,新增风控措施21项,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全程控制的风险管理格局,推动全行经营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合规检查,构建监督协同新格局。天津银行创新发布《2025年度合规检查方案》,首次实现“监督统筹与业务发展”双轮驱动。方案覆盖总行九大板块、24个部门共计74个检查项目,聚焦源头治理、重点领域及关键管理环节,采用机构自查、条线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相结合模式,强化跨部门协同与风险联防。利用风险模型、预警系统、大数据监测模型等科技手段辅助非现场检查,强化靶向性和实效性。
深化数据应用,完善人员风险预警体系。天津银行在“线上智能化、线下网格化”人员行为风险排查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同业机构调研,借鉴先进经验,针对同业频发的员工异常交易行为,自主搭建人员行为风险监测预警模型,高效整合内外部数据资源,持续提升风险监测模型的快速响应和敏捷迭代能力。同时,构建人员行为合规画像,强化智能约束,为组织人事、内控检查等监督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推动相关工作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跨越式发展。
夯实管理根基,树立行业合规新标杆。2025年3月1日,《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实施首周,天津银行联合中诚信认证有限公司,严格对照GB/T35770、ISO/DIS 37302等国内外标准,融合《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全面开展合规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获评“管理规范”等级,进一步筑牢法人治理与合规运营根基。
完善治理体系,筑牢反洗钱安全防线。天津银行始终将反洗钱工作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使命,严格贯彻落实反洗钱法等法律法规要求,深耕细作扎实推进反洗钱工作。明确董监事会等层级职责,设立总行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加强三道防线建设,构建多层级、立体化治理体系。以“反洗钱内控制度”为主干,搭建业务管理流程体系,在不同层级制定完善管理政策与制度。搭建反洗钱监测分析报送系统,基于客户身份等特征构建模型体系,识别、评估、控制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加大反洗钱法宣贯,将反洗钱工作纳入年度考核,推动反洗钱工作高质量发展。
厚植文化根基,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天津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进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建设。打响“监督统筹提速战”,着力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统筹协调的“大监督”格局,充分利用巡察“察”的严肃、内审“审”的专业、合规“规”的边界、法律“律”的权威,同频共振、形成合力。传承民族金融文化基因,重建“官银号”并设立特色支行,赓续百年金融精神。创办《合规金融文化宣传教育专刊》,编印《警示案例汇编》《违法违规案件警示录》,制作《坚守五大边界警示片》,以案为鉴筑牢思想防线。聚焦服务实体经济,积极践行“四个善作善成”,做好“五篇大文章”,以奋斗者姿态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为金融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未来,天津银行将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全面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做实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以科技赋能合规管理,维护金融安全,努力打造“市委满意、监管放心、社会赞誉、股东高兴、员工自豪”的现代化一流区域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