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经济热搜》:什么是过度自信理论?
什么是过度自信理论?
过度自信理论说明的是,人们常常过高估计自身的能力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举例来说,在股票投资中,男性的换手率普遍高于女性,未婚男性的换手率最高。这部分人群对自己非常自信,自认对于行业分析非常透彻,因此进行高频换手,但是其收益反而可能比低换手率的投资者低。
传统金融学中有个定理,叫“无交易定理”。意思是,在没有什么新信息的情况下,理性的投资者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判断没有分歧,既然没有分歧,就不会有人要买、同时又没有人要卖,因此均衡的时候应该没什么交易量,称为“无交易定理”。
而我们实际观察到的是,市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成交。原因就是,投资者都是过度自信的。你只相信你的判断,认为价格低估了;他只相信他的判断,认为价格高估了,那会怎么样?成交!所以,成交实际上就是意见分歧的体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过度自信能放大市场的成交量、加快市场的流动性、提高市场的效率,这些对于市场来说是有益处的。
当然,过度自信也有不好之处。在金融市场上,过度自信使部分投资者感觉良好,从而忽视风险,忽略交易成本,做出过度的交易。很多投资者做了很多交易,却发现没赚到什么钱,做的越多反而亏的越多,就是这个原因。
所以作为投资者,要辩证地看待自身的能力和私人信息的准确性,避免过度自信导致投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