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240集大型文献纪录片《人民中医》广东拍摄工作推进会在广东省中医院召开。广东省主要中医院和中医药代表企业等学术界、产业界、影视界、政媒界代表共聚一堂,共同商议纪录片广东拍摄工作。
《人民中医》纪录片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作为学术指导单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易一传媒(广州)有限公司共同参与拍摄制作。
体量之最,打造中医药影像版“三史一书”
历经数千年风雨征程,中国中医药站在了回望来路、整装前行的历史节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历史时期,健康中国战略、强国文化建设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医药事业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时期。在新起点上拍摄《人民中医》纪录片,旨在用专业视角和深度思考认知中医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与传统追求唯美式、科普性中医药纪录片不同,《人民中医》定位为“三史一书”,即一部中医药五千年的演进史、一部当代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复兴史、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医药发展史、一部中医药医学科学的百科全书,将中医医运、中国国运、中华文明命运“三运”交织融汇,横贯东西、熔铸古今,聚焦勾画当代中国崛起的中医药文明风云,通过建构中医药复兴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振叙事的大历史框架,全景记录中医药复兴的壮阔历史,系统总结中国中医药的中国式现代化模本范式,形成全面反映中华中医药学伟大瑰宝的阶段性、总结性、史诗性巨作。
纪录片全片策划240集,体量在同类中医药纪录片中绝无仅有,每集设置15分钟左右,以网络平台为传播主体,契合新媒体传播语境。总体结构布局上,以中国哲学、中华文化的五个关键词“天”“时”“地”“人”“和”,分别从理论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人物维度和价值维度一一成纲。而五个部分既可独立成篇,又可合并统一,保持高度的内在逻辑连贯性。
在新媒体传播语境下,《人民中医》纪录片每集设置15分钟左右,以网络平台为传播主体,预计持续播出三年。为进一步提高纪录片的业内影响力,计划同步制作一部30集电视播出版本、一部院线纪录片电影,持续形成全方位、立体性的宣传阵势,打造现象级传播效应。
广东首发,中医药现代化的岭南样本
《人民中医》纪录片选取广东作为拍摄的第一站。作为岭南中医药的主要发祥地,广东在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东省中医药局副局长金文杰表示,广东2006年率先实施中医药强省战略,2022年入选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单位,无论是历史文化、群众基础、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还是临床实践,广东中医药一直有着深厚的根基。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表示,90年来,医院始终保持发展中医药事业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坚持改革创新、勇担时代重任,未来,医院将一如既往肩负起“中医水平站在前沿,现代医学跟踪得上,管理能力匹配到位,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诊疗方案,探索构建人类完美的医学”的办院使命。
“传承创新好中华文明,是历史使命,是时代课题,更是责任担当。”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吕玉波表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牵头成立了广东拍摄工作推进协调专班,包括成立专家学术顾问组,由院士、国医大师组成专家顾问团队,全面负责广东摄制工作的学术把关;同时成立了综合协调组、商务合作组,配合纪录片《人民中医》组委会,承担项目日常事务和综合协调工作,统筹协调行业内政学研产资源。
广东专班将全面谋划好、组织好、协调好广东拍摄工作,确保早日铸就一部有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精品力作,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展现中国智慧、凝聚中国力量。
国家项目,入选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
《人民中医》是汇集行业内外力量和共识,凝心聚力打造的中医药重大文化传播项目,目前已入选“国家影像纪录工程”重点支持项目、“国家文化产业发展项目库第二批重点项目”。
“中医药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刘良院士表示,近些年国家高度重视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的标准化、现代化,中医药被世界的认知与接受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医药走向世界的进程会进一步加快,世界认同与运用中医药会更加广泛。为此,我们迫切需要一部综合性、全面性、系统性介绍宣传中医药文化的纪录片。“《人民中医》这部大型纪录片具有填补这一空白的重大意义和价值。对中医药界而言,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对中医药界而言,这是不可缺席的传承盛宴!”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人民中医》拍摄制作跨入新的阶段。目前,《人民中医》组委会面向全国广泛征集中医药企业、中医医疗机构、名医名家、地域流派等拍摄对象,符合条件的可联系组委会提交相关资料和开展进一步洽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