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协和生殖医学发展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本次大会以“助力国家人口战略,推动生殖医学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生殖医学领域专家学者,共同针对疑难病、罕见病、恶性病合并的生殖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打造协和特色,攻克生育难题。
大会由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妇科内分泌与生殖中心联合主办。会议为期两天,共计41个议题。课程内容涵盖了生殖临床与基础、恶性病生育难题、罕见病以及妇泌疑难病生殖难题等多个方面,包括干细胞PGT-P、半克隆药、基因病、宫颈癌、血液病、神经系统罕见病、风湿病、卵巢交界性肿瘤、性发育异常、FAH、难治AUB相关、内膜病变相关、垂体促性腺瘤病变等议题。
开幕式上,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韩丁在代表院方的致辞中表示,基因检测等技术的成熟完善,带动了整个医学领域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患者带来福音。随着辅助生殖技术向纵深发展,未来如何进一步的提升卵子质量;如何更加精准地进行基因筛查和评估;怎样更稳妥有效地保障特殊人群在备孕过程中的健康和安全等问题的科研与临床研究要一直在路上,更要不断优化成熟解决方案,最终落地帮助到有需求的人。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长陈资全,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副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李斌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郎景和分别发表了大会致辞。
“北京协和医院举办的协和生殖医学发展大会,为我国生殖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深入研讨广泛交流的平台,对于推动生殖健康领域的学术研究、临床实践和生殖医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陈资全表示,要从检查体系研究、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等两方面着手推动生殖医学事业的发展。
李斌表示,生殖医学作为推动全民健康、助力家庭幸福、促进人口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次会议围绕领域热点问题分享国内外生殖医学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以主会场引领、分会场深耕的多元化形式来展现会议的成果,有助于加速推动生殖医学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
随后,高绍荣院士、孙海翔教授、尤昭玲教授和张抒扬教授等专家学者就胚胎与干细胞类胚胎发育研究、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思考及治疗进展、IVF-ET中医全过程融入式诊疗策略、罕见病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潘凌亚教授、徐苓教授、郁琦教授、王海滨教授、商微教授等就宫颈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指征及生育结局、女性HPO轴的调控、胚胎植入的分子路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生育难点问题和对策、黄体功能支持策略进展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李蓉教授、邓成艳教授、李晓冬教授等在IVF前预处理的利与弊、垂体促性腺激素腺瘤诊治策略、从棕色脂肪探讨中西协同攻克PCOS的新思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和研究进展。
李劲松院士、周灿权教授、黄国宁教授、孙正怡教授等专家学者就半克隆技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胚胎评估研究进展、LH在辅助生殖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王书杰教授、戴毅教授、赵久良教授、王亚平教授、杨佳欣教授、曹冬焱教授、潘袁教授和蒋宇林教授等就血液肿瘤、神经系统罕见病、OAPS、PCOS、青少年妇科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护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田秦杰教授、周远征教授、郭艺红教授、孙正怡教授、王含必教授、甄璟然教授、陶陶教授和熊巍教授等就性发育异常、难治性异常子宫出血、AMH在PCOS诊治中的角色、IVM技术、下丘脑闭经患者的生育需求、高龄女性生育问题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现场
此次大会线上线下参与及观看人数突破十万人,为专家学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公众普及了生殖健康知识,提高了社会对生殖健康问题的认识和关注。未来,大会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在生殖健康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