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新华网“赋能乡村振兴季·2024启航盛典暨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会议公布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榜单,中青旅提报的“文旅赋能绘就乡村振兴和美画卷”案例荣获“2023年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近年来,作为国内领先的旅游央企上市公司,中青旅充分发挥文旅多业态综合优势,以“我之所能”全面助力乡村发展,在打造一系列示范效果好、社会评价高的文旅项目的同时,中青旅以“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工作路径逐步显效。
乌镇乌村:创新模式为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树立新典范
在浙江嘉兴,中青旅倾力打造江南水乡“封面”——乌镇景区,坚持以保护性开发及创新模式、精细化运营,进而打造乡村振兴标杆项目——乌村,通过对原有自然村部分区域整治改建、规划建设,在保留搬迁农房和村落地貌的基础上,打造集生态饮食、田园乡村情趣、互动体验于一体的个性化、定制化、多元化的田园旅居服务。
在保护规划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百姓就业,带动全村1151个农户就业创业,改变了村落社会结构空洞化、青壮劳动力外流、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全村实现从一产到三产的经济增长转型的同时,为乡村旅游产业人才造血输血,整体提升当地乡村旅游经营能力。
“稻稻油”:科技创新为犁,耕好乡村振兴责任田
在江西余江,中青旅系统实施“稻稻油”全产业链示范项目,以水稻、油菜“两季变三季”“五统一”(统一供种育苗、统一机耕机插、统一飞防植保、统一收割烘干、统一收储销售)和“国家农业公园”为抓手,着力推动余江区全域“稻稻油”三季收作物全产业链构建,切实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奋力打造长江流域冬闲田油料供给样板基地、全国稻稻油先行示范区和中青旅农旅融合样板间,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筑牢粮食安全基石,保障油料供给。项目依托先进的科学成果转化和成熟的工作模式,起到良好的科技创新示范引领效果。
新化山水酒店:焕发国有物业新活力,蚩尤故里迎新貌
在湖南新化,中青旅投资1590余万元升级改造新化宾馆,酒店以全新形象于2021年9月底正式开业,凭借完善的客房配套和专业贴心的全新服务,新化山水酒店迅速成为当地旅游住宿服务市场的一大亮点。开业至今,累计服务接待5.9万人,营收1564.75万元,项目入选“纪念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配套活动《2021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项目的落地,不仅有力提升了当地的酒店服务水平,为商务接待和旅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更切实为新化百姓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充分彰显中青旅文旅产业体系助力新化乡村振兴的企业责任与情怀。
鲁家好young:业态共建打造生活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浙江安吉,中青旅以“一二三产融合”为核心,全面提升鲁家村产业、文化、人才能力,推出“乡村共建人”模式,帮助鲁家村建设全新全域产业规划设计与提升改造,为地方打造“创新型、生活化、全国性”的乡村振兴教培基地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2023年,中青旅派遣专项团队协助鲁家村完成“鲁家共享食堂”“乡村大舞台”“卡丁车乐园”等项目运营提升和正式运营;设计研发包括“田园鲁家”秋季研学产品和主题团建、党建产品共15条;组织“2023鲁家好young乡村振兴共建人计划启动大会”活动,取得良好宣传示范效果;项目实现促进鲁家村获客8万余人、营收金额300余万元。
黎村毛纳:生态产业两兴旺,雨林乡村振兴忙
在海南五指山,中青旅立足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围绕雨林文化、黎苗文化和原生态乡村风貌,高标准打造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水满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毛纳村文旅项目。2023年9月29日,毛纳文旅项目顺利筹开并试运营,一百多人的村庄在国庆期间迎来了两万多游客。
2023年,毛纳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升,全年接待游客量超2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1000万元,并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海南省第三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海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荣誉称号,项目运营实现“里程碑”进展。
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中青旅将始终牢记“为党创业、为民服务”初心,坚持围绕“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标,积极布局并探索乡村振兴创新业务发展路径,以不断提升的文旅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谱写文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