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车间到产品,从工厂到产业园区,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一个个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壮大、一批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实施,独山大地工业经济活力尽显,处处涌动着蓬勃发展的滚滚热潮。
回望独山县工业发展之路,赶超发展的步伐铿锵而坚定。一直以来,独山县始终坚定不移把做强工业作为重中之重,凝心聚力抓工业,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重塑优化产业结构,持续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如今,独山县全面掀起拼项目、拼发展、拼位次热潮,产业发展气势如虹、工业经济稳步提升,跑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补链强链 产业集群提档升级
在贵州丰达轴承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排排机器发出来的轰鸣声此起彼伏,随着机器的不断运作,一颗颗精巧细致的微小型轴承不断翻滚出炉。
在贵州元诚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磨床、钻洗、检查……身着工装的工人们正在各条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这样火热的生产场景,同样也在独山县轴承产业园内的多家企业持续上演着。大家蓄力忙生产、铆劲赶订单,跑出发展加速度,为独山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企业串珠成链、产业聚链成群、发展集群成势。独山县轴承产业园的发展成长吸引一批又一批优质企业相继落户,入园企业数量不断提升,轴承产业规模、技术实力和产业配套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独山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轴承产业不断向专业化、高端化迈进,独山制造的轴承已遍布全国各地。
一直以来,独山县始终坚持“项目为王、大抓项目”工作思路,聚焦项目建设不动摇,通过大力发展轴承配件生产、轴承装配及相关关联产业,打造了西南地区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企业数量最多的轴承产业基地。
产业的集聚,让独山县的轴承产业发展由单打独斗变为握掌成拳,为高质量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截至目前,全县共落户轴承及配套企业22家,各类轴承生产线1200余条。2024年上半年,全县轴承产业规模产值达1.14亿元,增速36.6%,新签约轴承项目4个,总投资达2.5亿元。
近年来,独山县以“建链、补链、强链”为目标,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以基础材料为支撑产业,装备制造、特色轻工为主导产业,新型建材、现代能源及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1+2+N”产业发展体系。
2024年上半年,全县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37亿元、同比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7亿元、增速8.8%,制造业完成产值17.8亿元、增速14.1%,工业发展在独山聚势而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火热场景在独山大地处处涌现。
向新向绿 产业结构提质焕新
由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南越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3.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于9月21日正式并网发电,当天发电量达到8180Kw/h。
“该项目利用闲置屋顶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将以‘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并网方式进行消纳,源源不断地输送‘绿色’电能供我公司使用,最大化提升公司用电效益。”贵州法拉第磁电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江平说,公司全力推进能源生产方式变革,壮大以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探索发展零碳经济,用实际行动助推绿色转型发展目标。
绿色是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一直以来,独山县坚持以绿色发展为引领,推动工业制造体系“绿色减量、创新提质”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的“含新量”“含绿量”,全力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持续释放生态“红利”。
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独山经济开发区为产业发展主平台,按照“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完善“一图三清单”,聚焦产业延链精准招商,加快推进产业承接转移,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做大优势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玩具、轴承、磁性材料等新兴产业初见成效。
加快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深入实施绿色制造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循环经济和绿色制造宣传、推广力度,持续聚焦绿色工厂创建,加快推动企业绿色转型升级。融晟科技、通润冶金等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上峰水泥获批省级绿色工厂,东峰锑业获得全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企业表彰。
这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组组亮眼的成绩,展现了独山县在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与加快工业产业绿色转型迈出的坚实步伐。
优服提效 企业发展轻装前行
今年以来,独山县委、县政府领导率先垂范,多次带队赴上海、广东、江苏等地外出招商,按下招商引资“快进键”,引领全县上下凝心聚力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
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通过打造“企业之家”等,持续打响“贵人服务·黔山独到”营商环境特色品牌,涉企政务服务效能持续提升。
一项项举措记录着独山县近年来产业大招商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效明显。
一直以来,独山县委、县政府带头强化狠抓招商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通过建立健全产业招商工作机制,成立以县级领导牵头,经开区、投促局及县直相关部门、镇(街道)为成员的产业招商专班,全力推进产业招商,通过以商招商、资产招商、驻点招商、协会招商等方式承接轴承、磁性材料、玩具等上下游优质企业,加快推动铁合金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不断补齐、壮大、拓展产业链。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引进建隆新能源车、机电产业园、钰铭烽电子产品、恒创家居等项目,累计新签约工业项目32个、总投资约37.94亿元,到位资金14.34亿元。
一手抓招商、一手抓营商。独山县以营商“软环境”的持续优化,常态化抓好服务企业工作,不断激发企业发展动能。出台《独山县贯彻落实黔南州“十不折腾”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独山县优化营商环境“十严禁”》《独山县深入推进“企业之家”贯彻落实方案》等一系列实施方案,强化营商环境各项制度建设,细化落实实施细则,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围绕涉企“政务服务”、“金融服务”,持续深化“一窗通办”改革,开展“政务服务体验员”活动,常态化开展“政金企”对接,进一步拓展“银税互动”等,高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点、痛点、堵点,进一步提升企业满意度;强化靠前服务、畅通企业诉求渠道,依托12345热线、信访收集、“企业之家”平台、企业包保等渠道,广泛收集企业在政策扶持、事务协调、融资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建议,按照转办督办、问题协商、分级化解、逐级上报、跟踪回访的全闭环服务体系,明确各涉企部门职能职责,按责实施,进一步畅通“企业之家”诉求联动处理机制。
回望过往,从结构优化到效益提升、从体系完善到集聚效应凸显,独山县工业经济总量和结构升级都实现了质的飞跃;放眼未来,“稳”的基调会持续,“进”的态势更积极,独山县将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行,续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独山县融媒体中心 孟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