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携手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和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等机构,在阿塞拜疆巴库造船厂附近的海滩联合举办了一场以“‘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计划——走进阿塞拜疆,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巴库行”为主题的海洋环保国际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旨在交流海洋保护经验、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并亲自参与海滩清洁,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承诺,受到各国代表广泛关注。
该项活动系“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计划的重要内容,是Canal Walk代表团参加COP29会议期间的重要活动之一,同时也是对COP29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响应与践行。
近年来,海洋垃圾污染情况严峻,尤其是塑料垃圾急剧增加,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阿塞拜疆濒临里海,有着许多美丽的海滩和丰富的海洋旅游资源,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然而,因为游客增加等各种因素,海滩上的垃圾问题也开始突出。塑料袋、塑料瓶、烟蒂等废弃物随处可见,不仅破坏了海滩的美景,也对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本次“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专项计划旨在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呼吁各界重视海洋污染问题,加强海洋垃圾治理,保护海洋环境,推动海洋环保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
活动当天,志愿者们早早地来到海滩,他们身着戴着手套,手持垃圾袋,沿着海岸线仔细搜寻着每一个角落的垃圾。虽然冬季的海风很冷,但志愿者们的心却一片火热,他们细心地捡拾垃圾、宣传海洋保护,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到保护海洋生态的行动中来,共同守护这片美丽的海洋,在巴库里海边发出了环保的呼声。
“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和资源。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海洋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名志愿者饱含情感地说,“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共同保护我们的海洋家园。”
中国驻阿塞拜疆大使馆代表、Canal Walk代表团成员、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代表等成员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们表示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加深了中阿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也体现了中国对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这次国际志愿服务巴库行是Canal Walk在国外联合主办的首次国际志愿活动。”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组委会主席程颢介绍说,“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它让我们看到了“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国际性。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海洋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健康。今后国际志愿服务将会继续利用运河开放性特征,在世界运河城市开展一批以健康运动为核心,集教育研学、文化交流、休闲社交、志愿服务等于一体的国际活动。”
据悉,丝路心相通国际志愿服务启动以来,先后在浙江、北京、福建等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得到了全球50余个国家的数千名青年志愿者响应,网络传播曝光量突破了2.5亿次。
链接·巴库造船厂
库造船厂成立于1858年,拥有超过一个半世纪的历史,是阿塞拜疆乃至里海地区最古老的造船厂之一。该船厂位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附近,地理位置优越,便于船只进出里海,进行海上作业和运输。目前,巴库造船厂拥有各类船只共计51艘。这些船只主要用于跨里海的货运业务,承担着阿塞拜疆及其周边国家与里海沿岸国家之间的货物运输任务。作为历史悠久的造船厂,巴库造船厂积累了丰富的造船经验和技术实力。其技术团队具备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设计理念,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各种类型的船只。在里海地区,巴库造船厂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市场份额。其制造的船只不仅质量可靠,而且性能优越,深受客户的信赖和好评。来源:世界运河城市Canal Walk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