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由中证金牛银行理财评价体系评测,新华网金融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显示,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位列全国性银行类前三,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南银理财位列城商行类前三,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渝农商理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位列农商行类前三。
中证金牛银行理财评价体系由中国社科院金融法律与金融监管研究基地、交叉核心院(清华大学设立)金融数据和模型实验室提供学术支持,新华网金融中心和银行理财40人论坛联合发布。
招银理财、宁银理财、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分列三类银行第一
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是以截至2023年3月31日数据为基础,对200家银行理财机构进行的综合评价,具体包括全国性银行理财机构18家,城商行机构107家,农商行机构75家。此次评价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证金牛每季度开展的数据调研和理财机构的公开渠道披露。根据中证金牛银行理财综合能力评价体系(2.0版),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为主和定性评价为辅的方法,考察的维度包括管理规模、产品业绩、信息披露质量、产品丰富度等。
从排名结果看,在全国性银行理财机构中排名位列前十的为招银理财、信银理财、兴银理财、光大理财、工银理财、中银理财、建信理财、农银理财、交银理财、中邮理财。
表1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全国性银行类)
城商行理财机构中排名前十的为宁银理财、苏银理财、南银理财、杭银理财、上银理财、徽银理财、吉林银行、北银理财、重庆银行、贵阳银行。
表2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城商行类)
农商行类理财机构中,排名前十的为上海农村商业银行、渝农商理财、东莞农村商业银行、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杭州联合农村商业银行、江苏江南农村商业银行、广东南海农村商业银行、广东顺德农村商业银行、成都农村商业银行、贵阳农村商业银行。
表3 2023年第一季度银行理财综合能力排名(农商行类)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升,存续规模继续下滑
一季度,债券指数整体呈上行态势,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明显回升,但受季节因素影响,季末理财存续规模仍在下降。
据中证金牛估算,近300家理财机构一季度末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约23.66万亿元,环比下降约10%。其中,18家全国性银行理财机构存续规模约17.9万亿元,环比下降约11%,城商行理财机构存续规模4.6万亿元,环比下降约8%,农商行理财机构存续规模1.1万亿元,环比下降约8%。
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数量增加,新发数量均环比下降。截至一季度末,理财市场存续净值型理财产品34395只,环比增加2.8%。其中开放式产品12873只,环比增加1.6%,占比37.2%;封闭式产品21522只,环比增加3.4%,占比62.8%。一季度内新成立产品5833只,环比减少10%,其中开放式产品520只,占比8.9%,封闭式产品5313只,占比91.1%。
一季度银行理财产品业绩表现良好,浮亏产品大幅减少。从中证金牛银行理财业绩指数来看,固收类产品、权益类产品、混合类均呈现上行趋势。其中, 国有大行理财公司1-3个月(含)期纯固收产品业绩指数一季度增长0.94%,折合年化收益率3.76%,同期限的“固收+”产品业绩指数增长0.88%,折合年化收益率3.52%,同期限偏固收型混合类产品业绩指数增长1.45%,折合年化净值增长率为5.8%,7天-1个月期限的股票型产品业绩指数增长3.91%,折合年化收益率15.64%。此外,据中证金牛统计,一季度末存续理财产品中,仅有1.4%的产品一季度业绩浮亏,有3.3%的产品近一年业绩浮亏,均较2022年四季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