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说:“春天不是读书天,放个纸鸢,飞上半天。”在风光旖旎的春日,再爱读书的人,也要抬脚走进春光里。
在2024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们来了一场书店主题Citywalk,边走边读,边看边聊,漫游北京的六家知名书店,请书店负责人讲述数字化时代实体书店的重塑之路。
我们来到富有“淘书之乐”的古籍宝库老牌国营书店中国书店,采访了中国书店党委书记、董事长、出版社社长张东晓,与读者们共同体味不同年代的书籍,在古籍纸页的翻飞回响之间,聆听悠长岁月里的传奇故事。
以下是采访实录:
新华网:中国书店专注于古旧书刊和古籍,在数字阅读越来越普及的当下,古旧书刊还有市场吗?
张东晓:数字阅读让阅读越来越方便,但不论是阅读纸质书还是电子书,都是努力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更多的人喜爱上阅读。
古旧书是经过大浪淘沙,在不断地修订和再版中保留下来的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集中体现着版本价值、收藏价值,在发掘、保护、传播、积累中国传统文化上,也有着独特作用。古旧书作为中国书店的传统经营特色,受到众多爱书者的青睐,历来是爱书人寻觅好书、享受淘书之乐的重要场所。
新华网:在数字化时代,中国书店和古旧书行业面临着哪些挑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应对这些挑战?
张东晓:中国书店作为北京特色文化窗口,既是“京城传统文化守护者”,又是“书香京城”的践行者,书店拥有完备的古旧书全产业链。在适应时代发展,对接读者需求过程中,中国书店不仅仅限于古旧书籍本身,通过自主研发文创产品、重新出版、展览展示、文化讲座、体验活动等更加多元的形式挖掘古旧书深厚的文化资源,加强互动体验。同时,聚力办好“旧书新知”系列文化活动,让更多读者接触古旧书,了解古旧书,喜爱上古旧书,让旧书找到新知己,从旧书中获取新知识。
新华网:为了推进全民阅读,您有哪些建议?中国书店对于推进全民阅读做了哪些工作?
张东晓:推进全民阅读,需要社会提供“土壤”和滋养,要在全社会强化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氛围。中国书店努力践行“旧书新知”理念,充分利用企业自身行业优势大力宣传,落实落细“旧书新知”品牌系列文化活动。
首先,通过扩容,增加旧书服务网点。按照北京发行集团工作部署,通过在四家大厦设置古旧书展销专区、“换书大集”等,扩充常态化旧书展销网点,在提升企业影响力同时,让更多读者感受淘古旧书的乐趣。
第二,举办活动,发挥中国书店特色优势,做好即将在北京朝阳书市中举办的首届全国古旧书展销年会,做到有声有色、形成品牌。同时利用北京钟鼓楼广场、地安门雁翅楼前广场、绿心公园店前广场等条件成熟的文化街区定期举办旧书市集、换书大集等活动。
第三,加大宣传,积极开展“种草”营销。通过在中国书店琉璃厂店、中关村店、雁翅楼店开设“旧书新知”讲堂,以及我店“邃雅讲堂”大力开展旧书知识讲座和文化沙龙,主动发声,吸引更多人群关注,培养新客户群体。通过这些举措,持续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助力繁荣北京古旧书市场,为“全民阅读”建设做出更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