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书影(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魏梦佳)入藏于清华大学的珍贵战国竹简(简称“清华简”)又有新的研究成果。10日在清华大学举办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叁)》成果发布会上传来消息,“清华简”新整理出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佚籍,其中包括两篇重要的仪礼类文献。
“这是散失的先秦礼书在战国竹书中的首次发现,不仅再现了战国时期礼书的原始面貌,且体现了楚地大夫食礼的一些特点,对先秦礼制以及《仪礼》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简称“出土文献中心”)黄德宽教授表示。
2008年,近2500枚珍贵的战国竹简入藏清华。此后清华研究团队对此失传2000多年珍贵古文献开展整理研究。自2011年发布第一辑研究成果以来,清华每年推出“清华简”整理报告,至今已出版13辑,内容涉及经史类典籍、治政之书、天文数术等文献。
本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五篇竹书,为研究先秦时期的礼制、音乐以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两篇礼书。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乐文化源远流长。“此次发现的仪礼类文献,与传世文献《仪礼》17篇有诸多相同之处,又具有鲜明的楚地特征。”出土文献中心副教授马楠说。
12月10日,清华大学出土文献中心副教授马楠在发布会上介绍“清华简”中发现的仪礼类文献。新华社记者 魏梦佳 摄
此次还首次发现了战国时期简帛文献中的两篇音乐类文献——《五音图》《乐风》。其中,《五音图》中央绘有一个五角星,其上角对应宫组音名,其他四角对应商、角、徵、羽各组,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分布。五角星图形由“宫—徵”“徵—商”“商—羽”“羽—角”“角—宫”五条连线构成,展示了五音生成的规律。《乐风》中记载了音律名称。
“五角星背后蕴含的思想是‘三分损益法’,与《管子》《淮南子》等书记载的五音生成顺序相合。”出土文献中心副教授贾连翔表示,“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是古代数学在音乐中的应用。
“清华简”中音乐类文献《五音图》的竹简,其中央绘有五角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清华大学供图)
出土文献中心主任助理、副教授程浩在发布会上介绍,此前中国对先秦音乐的了解非常有限,“这两篇乐书是目前所见的抄写时代最早的音乐文献,为中国早期乐理体系以及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报告还发布了一篇思想类文献《畏天用身》,其内容完整,围绕天人关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展开论述。简文宣扬人的主体意识,展现了战国时代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先秦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文献。
“‘清华简’为我们展现了中华礼乐文明最原初、最真实的面貌。”程浩说,作为中国先秦文献的重大发现,“清华简”的内容极其丰富,天文、术数、医学、方技以及诸子思想等无不兼容并包。“这让我们深深感到,中华文化在很早的阶段就具有丰富多元的特点,这也正是其历久弥新的一个原因所在。”
研究团队表示,“清华简”整理报告将总共出版16辑,目前整理工作已进入尾声。未来,仍将保证每年一册的出版进度,早日将这批重要材料向社会与学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