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南京会场将于8月1日启动】由新华网、南京艺术学院和上海大学共同主办,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上海大学博物馆和刘海粟美术馆承办的《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南京会场将于8月1日在南京艺术学院正式启动。作为全国首个常规性博物馆专业课程公益直播,《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围绕与博物馆相关话题,包括但不限于博物馆学理论、展览策划、文化遗产保护、藏品管理、艺术史等主题,邀请全国各大院校和博物馆的专家、教授、研究员为全体从业人员、相关专业学生、对博物馆和艺术史等领域感兴趣的人群提供更加多元的学习途径。南京会场目前规划五讲。8月1日,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江南记忆与博物馆”;8月8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纪念馆类博物馆影响力塑造及对城市形象构建的作用”;8月15日,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博物馆里的丝绸之路”;8月22日,浙江省博物馆首席专家、原馆长陈浩:“高质量博物馆散论”;8月29日,苏州博物馆馆长陈瑞近:“博物馆,人人可及”。届时观众可通过新华网客户端云直播平台预约观看。
《中国博物馆公开课》南艺会场第一讲海报(图片来源:国际博物馆信息中心)
【北川大禹纪念馆新馆奠基】7月26日,北川大禹纪念馆在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奠基仪式。1991年,北川在禹里镇建成了全国首座大禹纪念馆,在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大禹纪念馆完全损毁。据介绍,这座全新的大禹纪念馆选址于北川永昌镇郊野公园内,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总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主展楼、非遗学术楼、纪念广场及大禹雕像等。该馆主体建筑采用了仿古先秦造型,同时融入羌族文化特征,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年底竣工。
北川大禹纪念馆旧址(图片来源:搜狐网)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恢复开放】7月27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发布恢复开放公告。公告表示,随着北京应急响应级别调至三级,根据国家文物局、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参考《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地区博物馆有序开放工作导则》(京文物[2020]192号),清华艺博将于8月1日起恢复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其中每周二9:00-12:00为校内学生专场,参观无需预约。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黄培松故居将改造成福州市美术馆】近日,位于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黄培松故居完成修复。据了解,黄培松故居将被活化利用为福州市美术馆(新馆),并将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举办期间,展陈福州老照片及古厝、古桥等照片,向世界各地嘉宾展示福州深厚的人文历史。据市美术馆相关负责人透露,届时新馆还将举办一系列讲坛、活动,力争成为集展览陈列、收藏保护、学术研究、艺术交流、教育推广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公益性文化艺术场所。此外,2020年10月,新馆将举办“潘主兰诞辰110周年艺术展”,作为开馆首展。
黄培松故居(图片来源: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发现《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全译本】近日,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透露,该馆在馆藏图书中发现一本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的首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此前,这本被称为“红色中华第一书”的小册子首版在全国仅发现11本,上海存有4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馆长钱运春说,近期,该馆在整理馆内各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相关出版物时,发现了这本《共产党宣言》。该书封面左上角写有“敬赠岫庐先生”,中间有“上海财政经济学院图书馆藏书”蓝色印章,扉页下方有“岫庐藏书”印章。图书馆研究人员推断,该藏本系商务印书馆原总经理王云五(号岫庐)旧藏,后捐赠给立信会计专科学校上海新校图书馆,并于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期间被收入上海社科院图书馆。
【国际博物馆协会筹备藏品存储主题专刊】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期刊《国际博物馆》(Museum International)计划发行一期以博物馆藏品存储(Museum Collection Storage)为主题的专刊,现向全球征集稿件。该专刊将就全球各地博物馆藏品存储近10年的演变和状况、全球博物馆藏品存储空间设计模版、替代西方博物馆模式的存储传统及使用方法、从业人士所需资源、藏品保护规范和标准的调整、博物馆存储空间与展览的关系、博物馆藏品存储空间定位及发展、博物馆存储空间中工作人员的角色等方面展开讨论。稿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建筑设计及风险管理和预防性保护、博物馆存储空间的赋能及共享 、博物馆存储空间内藏品的保存和展示方式、可持续发展、存储空间中的藏品说明、存储管理相关行业和培训方式、存储管理的经济模式、无存储空间的博物馆和独立存储空间、历史和文明语境中的存储概念、博物馆存储空间设计和管理的创新者、特殊藏品(宗教或敏感遗产)的存储、非传统形式的存储方案。投稿者须在2020年8月15日前提交英文、法文或西班牙文稿件摘要。该期杂志预计于2021年6月与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劳特里奇出版社(Taylor&Francis/Routledge)合作出版。
【中国】中国美术馆:7月25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展览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承办,是“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展览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涵盖了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等多种类型的近200件作品。“一带一路”沿线生动多彩的地域风貌、人文风情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厚的创作源泉,无论是壮观恢弘的全景式描绘,还是细致入微的近焦特写,都显示出鲜明的主题,从不同角度挖掘和阐释了“一带一路”倡议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当代美术创作的蓬勃态势,对于推动我国当代美术创作的繁荣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艺术交流互鉴具有积极意义。展览将持续到8月4日。
展品《丝路画家》/庞茂琨/油画(图片来源:中国美术馆)
【中国】龙美术馆:7月28日,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览。此次展览将呈现众多杰出作品,包含275件高级订制礼服,部分设计稿,以及8位中国艺术家(徐冰、郑国谷、梁远苇、高伟刚、刘建华、林天苗、严培明、王光乐)创作的作品和艺术装置。展览由奥丽悦·库伦策划,旨在致敬品牌传统与创意自由,引领观众踏上一段探索之旅,深入了解这座高级时装屋的先锋创意。展览将持续至10月4日。
“克里斯汀·迪奥,梦之设计师”展览海报(图片来源:龙美术馆)
【中国】敦煌市博物馆:7月28日—8月28日,“问道山谷——黄庭坚书法文献展”在敦煌市博物馆悬泉展厅开展。展览共展出黄庭坚书法作品79件,其中石刻碑帖拓片46件,摩崖拓片4件,高仿16件,文献资料13件,另有古砚台4方。此次文献展旨在为观众带来黄庭坚书法作品的同时,引发各界人士对其文献价值的关注,使更多人参与文献的挖掘整理,弘扬黄庭坚书法文化精神。
“问道山谷——黄庭坚书法文献展”海报(图片来源:敦煌市博物馆
山谷砚/黄庭坚纪念馆藏(图片来源:敦煌市博物馆)
【中国】湖南美术馆:7月26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美术馆、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绿色时空——新时代主题性美术作品邀请展”在湖南美术馆开幕。展览持续至8月25日。展览遴选了老中青三代军旅美术家创作的150余件优秀主题性美术作品,代表了军事美术创作的最新成果,彰显出新时代军旅美术工作者在主题性美术创作方面跨越“高原”、勇攀“高峰”之路上的深入思考和艺术实践。
“绿色时空——新时代主题性美术作品邀请展”海报(图片来源:湖南美术馆)
【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已恢复开放,展览“忠于自然:欧洲露天绘画,1780——1870”(True to Nature: Open-Air Painting in Europe, 1780–1870)自7月20日与参观者见面。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艺术教育的一部分,露天绘画是当时在欧洲培养艺术家的重要方式。柯洛(Jean-Baptiste—Camille Corot)、康斯特勃(John Constable)、德尼(Simon Denis)等艺术家远涉波罗的海沿岸、阿尔卑斯山、罗马等地,捕捉震撼人心的景色中光与空气的效果。本次展览展出当时在户外创作的约100幅画作,呈现艺术家记录自然景致的创新方法。展览持续至11月29日。
莱昂-弗朗索瓦-安东尼·福勒里(Léon-François-Antoine Fleury)/《切契利亚·梅特拉陵墓》(The Tomb of Caecilia Metella)/约1830年/布底油画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Gift of Frank Anderson Trapp, 2004.166.16
【上海博物馆将推出江南文化艺术体验工作坊系列课程】8月2日起,上海博物馆将于每周日推出江南文化艺术体验工作坊系列课程,该活动用多种互动参与方式,带领观众感受不同的江南风俗与风物。活动包含三项主题:“江南古歌”“昆曲与江南”“江南藏书”。“江南古歌”于8月2日10:00—12:00举办,活动将再现古旋律的精妙构成,引领观众体悟诗经、先秦散文、唐诗宋词的经典之美;“昆曲与江南”活动时间为8月9日10:00—12:00,届时将带领观众初步了解昆曲知识,感受昆曲的唱腔等特点,通过欣赏、感受、学唱《牡丹亭·游园》片段,感受昆曲的博大精深,唤起大家对昆曲的热爱和学习昆曲的兴趣;“江南藏书”开展时间为8月16日10:00—12:00,活动选取江南展中一件元代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为参考,向观众普及工艺、版画方面知识,这件器物出土于上海青浦的任仁发家族墓,盒面图案表现的是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元 剔红东篱采菊图圆盒(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首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正式启动并开始作品征集】近日,以“弘扬匠心,致敬传统”为主题的“首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正式启动。本届双年展由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联合主办,德化县陶瓷发展委员会办公室、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茶道艺术研究所、德化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德化文旅集团共同承办。同时,双年展作品征集公告现已发布,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11月10日截止,年满18周岁的陶瓷艺术工作者均可免费报名。作品征集类别分陶瓷雕塑和传统陶瓷器物两大类,要求为近三年内的原创作品,主题突出,创意新颖,具有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海报(图片来源:德化县陶瓷博物馆)
【刘海粟美术馆主办项目“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即将开启】8月,刘海粟美术馆将启动“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项目。该项目是基于近年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艺术介入城市微更新和社区营建项目而集成的案例文献展,并将延伸至各街镇的实体展,届时将举办八个专题论坛,以形成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梳理,并将以此为契机面向长三角乃至全国持续互动。该项目将持续至2021年1月。
“艺术社区在上海:案例与论坛”展览项目海报(图片来源:刘海粟美术馆)
【清华大学将开启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云享艺博”专场】7月28日18:00 — 19:30,清华大学将开启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云享艺博”专场。导览将以直播形式呈现,届时将带领观众云探访并讲解“吴冠中百年诞辰艺术展”与织绣、书画、家具、瓷器四个常设馆藏展,此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李哲老师为大家做书法艺术介绍与展示。本次活动为清华大学2020年全球暑期学校文化类特色活动之一,届时观众可通过官微分享的二维码观看直播。
明 缂(刻)丝凤穿牡丹团花(图片来源: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江西省金溪县古村古建保护发展专项基金成立】近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江西省金溪县古村古建保护发展专项基金成立。金溪县目前仍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1633栋,被称为“一座没有围墙的古村落博物馆”。专项基金的设立充分解决了古村古建保护发展后劲不足、资金整合不够等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文物保护与活化利用之路。该专项基金作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拯救老屋行动”的整县推进项目,积极探索多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通过整村托管、古建维修、市场运作、商业运营等方式将古村古建打造成优质生态产品,从而吸引众多社会资金参与,实现了古村古建的活化利用和当地村民的增产增收。
江西省金溪县古村落(图片来源: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错金银铜鼎 洛阳博物馆藏】1979年洛阳市西工区小屯村地下窖藏出土。高16.5厘米。盖、身合成扁圆球形。盖作拱顶,正中有带小圆环的铺首卧钮。附耳,短流,三首蹄足。铜鼎全身饰错金银四瓣花、三角云纹和柿蒂纹,是一件珍贵的青铜制品。
请点击上图观看视频
总策划:孙巍、李万万、陈立群
项目管理:高振华、马琳、倪悦洋
新闻编辑:韩一、刘诗婷、胡甜甜
创意总监:蒋杰、包佩佩
编辑助理:于奇赫、施涵、王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