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海拔最高峰,珠峰地区气候复杂,其独特的地质、生态结构吸引无数科学家前往珠峰探寻科学未知。19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林山带领300名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的同学们,共同阅读《走近地球之巅》一书,在书中寻找中国科学家们解开世界之巅秘密的科学初心。
“60多年来,中国科学家对珠穆朗玛峰地区开展了7次大型综合科学考察,涉及地理学、大气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 刘林山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在2006年参加珠峰科考时面临的艰苦野外条件。在当年缺少现代化设备工作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不仅要求科学家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还需要其具备出众的工作经验与强大的心理素质。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展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到2017年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几十年过去,保障条件好了,仪器设备先进了,但艰苦奋斗的精神依然接续传承。刘林山介绍,2022年与2023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队分别组织了两次“巅峰使命--珠峰极高海拔地区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重大科考活动,“世界屋脊”一次次见证了中国科考人不懈探索和勇攀高峰的脚步。“我们在科考中发扬了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勇攀高峰的科考精神”刘林山说。自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启动至今,数千名科研工作者在青藏高原上开展全域科考,为守护好这一方净土、建设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展现出中国科学家勇攀高峰的奋斗姿态。
《走近地球之巅》一书围绕青藏科考,全面展示珠峰地区自然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以及人类勇攀自然高峰和科学高峰壮举。活动结束后,北京市丰台区第二中学团委书记王应珏表示,此次弘扬科学家精神—“走近地球之巅”珠峰科考主题读书会圆满成功。通过刘老师的讲述,师生对珠峰有了更直观的认知,对科学家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科学家们背负仪器在极寒中攀登,在缺氧环境下坚持记录每一组样本,这些丈量世界之巅的科考瞬间让同学们领悟到,在学习的“攀登”路上,要有直面风雪、永不言弃的信念。
本次活动是2025年弘扬科学家精神系列活动之一,由北京市科技教育中心(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党校)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要求,扎实推进教育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推动北京市科协弘扬科学家精神课程体系建设,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用新时代科学家精神铸魂育人,引导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了解科学家精神,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地图出版社给予了本次活动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