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铁杵功夫 绽制造星光
——记重庆隆鑫通用动力公司通机事业部工艺工程师李游
2项专利、解决多个卡脖子问题。这是重庆隆鑫通用动力公司通机事业部李游用6年时间交出的漂亮答卷。
6年前,李游通过校招进入重庆隆鑫通用动力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他团结同事、积极进取,不断学习新知识,解决了柴油机、康明斯发动机、极飞动力等多个项目的生产技术“卡脖子”问题,为家乡的工业化建设默默贡献力量。
回乡圆梦职场初体验
2017年秋季,在兰州理工大学校园内,离开家乡重庆近4年的李游决定返乡工作,因此他只属意来自重庆的企业。
隆鑫通用公司是第一家到兰州理工大学招聘的重庆企业。李游对宣讲会上隆鑫通用公司招聘主管描绘的美好蓝图十分向往,便投递了简历,并成功通过了4轮面试顺利入职。
刚入职时,李游需要在装配线上直面各种挑战。首先是身体上的挑战,站一天下来,他感觉整个人天旋地转、头晕眼花。其次是精神上的挑战,每天大量机械性的重复动作和一眼就能望到头的工作内容,让他常常自问: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到哪儿去?
当时,正好赶上公司举办质量基础体系建设竞赛。所有员工都卯足了学习劲头,李游更是夜以继日、百倍勤奋。在此过程中,他初露锋芒,成为项目骨干。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最终赢得了竞赛的桂冠。
新手期过后,李游顺利出师。他的第一感受是自己成了岗位的第一责任人,肩膀上突然沉甸甸的,但也感觉到了一份成长的喜悦。他工作时更加稳健,跟踪服务过程中更加主动,考虑事情也更加周到。
善于创新技术换时间
李游深知,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工作实践还有距离,自己还需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磨炼技能。
在学校时,制图是李游最感到骄傲的技能。但当他走进工艺室并了解到现行最尖端的标注方式之后,才知道自己在学校学的方法已经过时。之后,李游挤出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攻克短板,补齐了书本与现实的差距。
李游紧跟行业最新进展进行学习。时值行业新标准发布之际,他购买了相关书籍反复研读,并向研究院的专家们虚心请教。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一次,部门领导看到李游画的图,为其精密程度所震撼。自此,李游就成了部门图纸的审核成员,办公室出具的图纸都要经过他的审核才能流出。
技术上的提升让李游更加自信。他发现工序卡截图上传系统的上传过程最快也要45分钟,而其中有99%的时间都花在了重复截图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他计划改进系统。经过多次调试后,升级版的系统投入使用,上传速度由原来的45分钟缩短到现在的1.5分钟,而且运行稳定。“这种成就感和自豪感是无以言表的。”李游说。
攻克难关破解“卡脖子”
康明斯项目是公司的“卡脖子”项目,从2007年开始研发,一直到2021年4月,客户仍然没同意量产。这时,李游开始介入这个项目。
李游梳理了相关资料,在摸清状况后列出了一个计划清单,细化了周任务及每日工作进度。项目组交流时,总会有新情况发生,不得不增加临时任务。但无论每天发生什么,他都会做到“日日清”,完成相应的计划才下班。
项目需要团队共同推进。为此,李游根据工作进展与产品特性不断与研发人员交流沟通,与技能人才和班组人员讨论工艺问题。此外,他还与生产线设备供应商协调配合,盯紧工装制作周期。经过一个月的努力,项目组终于在2021年5月底完成了相关指标,产品顺利投产。
今年,爱波瑞A08效能提升是李游打的另一场漂亮仗。当时,他在项目推进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他不退缩不放弃,向一个个技术难题发起攻关。
为了降低质量损耗,李游与同事一起逐一攻克机架碰划伤、岗头检漏机密封性等问题,最终将误判率由之前的6%下降至0.7%,改善了布局和工装设备。据测算,A08效能提升项目可为公司产生132万元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