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辽生物群中的竹节虫化石
为了更好地宣传和推介《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和《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颁布实施10多年来我国古生物化石科研、科普和文创产品的优秀成果,展示化石的科学和艺术之美,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增强广大公众的化石认知度和保护意识,促进化石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基金会启动“寻找中国美丽化石”公益活动。
燕辽生物群中的竹节虫化石标本属于昆虫纲竹节虫目(又名䗛目),命名为多刺隐蔽䗛,采自我国北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道虎沟,地质年代为中侏罗世,距今1.65亿年。该标本保存十分完整,大型的前后翅均平铺展开,腹部每一节两侧都出现了明显的扩展结构,被认为是竹节虫叶状扩展拟态的一种初期表现形式,与同时期蕨类植物叶片的大小和形态十分相似。此外,该标本足部股节上还保存了清晰的刺状结构,腹部扩展两侧也具有微刺,均可用于反击其捕食者。由此可见,虽然侏罗纪时期的竹节虫拟态和防御机制没有现存竹节虫那么完善,却也初步展示出“躲”和“防”的“组合拳”生存策略,通过两侧扩展这种初期的“叶状拟态”辅助躲藏,在被捕食者发现后,利用足股节上的“防御刺”来奋起反抗,还可以通过飞行来逃避捕食者。
燕辽生物群中的竹节虫化石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