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新华网联合主办,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和中国和平出版社承办的“未来讲堂——经典宋词诵读与赏析”活动,是我们继“未来讲堂——名家诵读赏析经典古诗词”活动之后,为广大青少年精心准备的又一份国学大礼。
活动邀请了十余位专家学者撰稿,百名演播艺术家、广播电视主持人、表演艺术家献声,用生动的文字、美好的声音,为青少年朋友献上中国式的成长滋养与青春陪伴。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词作者:辛弃疾
撰稿:陈骥
诵读赏析:天时
身世酒杯中。
万事皆空。
古来三五个英雄。
雨打风吹何处是,
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
歌舞匆匆。
老僧夜半误鸣钟。
惊起西窗眠不得,
卷地西风。
·点击收看·
【赏析】
政治上的屡遭排斥,退隐山林的生活,让作者耿介孤傲的心灵蒙上阴影。他沉迷酒杯,企图在虚无中得到解脱。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著名词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青年时,积极参加抗金斗争。曾上书南宋朝廷,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采纳。后到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官。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迫害,最终退出政坛,抱憾而逝,享年六十八岁。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词作充满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收复山河的豪情,倾诉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风格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合称“苏辛”,但又不拘一格,一些描摹壮美山川、隐居生活的小令则风格明快、清丽,亦受到人们赞许。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都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才开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退隐生活的后期。政治上的屡遭排斥,以及长期退隐山林的生活,不能不让辛弃疾耿介孤傲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仕与退隐之间,他有过苦闷,也有过消沉。“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洞仙歌》),“寻思人世,只合化,梦中蝶”(《兰陵王》),他摩挲佛老,沉迷酒杯,企图在虚无中得到解脱。
在《浪淘沙》这首词中,辛弃疾也开篇即说:“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什么都是虚的、空的,唯有饮酒才能忘怀世上烦恼与虚名。而历史上的那些能入自己眼的英雄豪杰,本来就只有三五个人,现在也都雨打风吹去,消逝于历史的长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寂寞、失落之意,溢于言表。同时,此处不单是写历史上英雄寥寥,更是暗喻南宋朝廷缺少人才,所以偏安一隅。
整个上片已是虚写,到了下片,辛弃疾不怕全词如无根之萍絮,漫无止泊,而是笔锋一转,“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徘徊梦境,进一步虚写幻化。直至最后三句:“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以钟声惊梦,而最终回到现实。也以钟声惊破衰颓消沉、歌酒浮生的迷惘,重新正视社会生活的苦难与理想,英雄的操守与节慨。但是,苦难与理想不言而喻,操守与节慨却没有直接说破,而是借英雄不眠、西风卷地来抒写,可谓是弯弓盘马,引而不发,体现了过人的艺术技巧。
撰稿:陈骥,江西教育出版社学术出版中心(古籍出版中心)主任,副编审。著有《此情可待成追忆:李商隐的诗与情》《增修历史感应统计 魏晋南北朝卷》、注评本《千家诗》等。
诵读赏析:天时,北京广播电视台文学编辑、播音员。编辑录制代表作:纪实文学《回鹿山》。
主创人员名单
总策划:沈蓓莉、范卫平
策划:黄炜、陈爱民、黎刚、孙巍、王秋、李秀磊、林云
统筹:胡银芳、高建荣、毛蓉蓉、常烨
撰稿:王贺、冯倾城、刘先琴、江合友、李让眉、李彤、张石、肖亚男、陈才智、陈骥、胡晨曦、黄文静、蒙曼、路英勇、樊令(按姓氏笔画为序)
监制:钱宇、刘莹、王洋、杨隽、张宝玉
多媒体公众号主编:洪博
融媒体:白钢、天时、雷杨、马鹏、宋扬、朱伟雄、高磊、李林、权敬、刘强、陈静、徐林、常炯辉、黄俊
文字编辑:张冉、高玮齐、王雅卿
美术编辑:孙文君
音视频制作:北京京广传媒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