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舌苔机器诊断为“平和质”,诊脉机器却测出“气虚质” 通过自助设备测体质再选择中药茶饮,靠谱吗
诊脉机器在进行检测
舌诊机器在诊断
根据体质检测结果,机器推荐的“阴平阳秘茶”
看舌象、诊脉,再推荐适合你体质的中药茶饮,你有兴趣吗?记者注意到,近来年轻人的养生又出“新招”,在南京一家茶饮店就推出了这样的特色中药茶饮。体质怎么测?是否准确?符合体质的中药茶饮好喝、靠谱吗?记者进行了体验。
记者探访
同一家店里的两台设备,检测结果有出入
7月29日下午四点多,记者来到了这家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中药茶饮店,看到三四名年轻顾客正在店里品尝。在店内的醒目位置,摆放着一些药食同源的中药材的小样,例如百合、枸杞子、金银花、肉苁蓉等等,但整个店里并没有浓重的中药味。饮品单主要分为“体质”和“体症”两类,各8种茶品。“体质”包括参芪能量茶、茉莉欢愉茶、栀子凉爽茶等;“体症”一栏则有一道闪电茶、一枕黄粱茶、一头黑漆茶等等。
在店员的介绍下,记者坐在一台可以自助检测舌苔并辨别体质的机器前。根据指引操作,几十秒后,“平和质”的检测结果便跃然眼前。其中写到,平和质为正常体质,见于健康人,舌象不显异常。推荐的饮品为“阴平阳秘茶”,配料有“黄芪、枸杞、桑葚、葡萄、甘草、黄冰糖”,功效为“强身健体、养心安神、抗衰延年”。店员告诉记者,扫描下方二维码便可下单一杯这样的“阴平阳秘茶”,首单仅需9.9元。品尝后,记者觉得和普通的酸梅汤味道类似,还算好喝。一同前去的朋友因检测出“气虚质”被推荐了参芪能量茶,配料有人参、黄芪、龙眼肉、橙片、甘草和黄冰糖。据朋友说,黄芪味道非常重。
记者等待饮品时,店员表示可以尝试另外一台诊脉设备。店员首先用手触摸找到记者的脉搏所在,然后将检测设备置于脉搏处,提醒“大约2分钟时间,请调整到舒适的坐姿,平心静气不要说话”。有意思的是,根据这台诊脉机器测出的结果,记者的体质“变”成了“气虚质”。随后,店员结合这台机器出具的脉象报告做了展开分析,并叮嘱“下次来可以直接按照气虚质点茶”。
为何一家店里两台设备结果还有了出入?店员表示,本身舌诊仪器的准确率就在70%左右,而脉诊机器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0%左右。另外她表示,舌诊仪除了检测“舌象”,还会结合机器扫描到“面相”。如果被检测者化了妆,可能也会导致结果的不准确。
专家解读
数字化+中医理念,是否可行?
《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18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健康养生消费人群的83.7%,药食同源+滋补类成为新生代消费选择。不过,显然不能将追求养生寄托于一两杯中药茶饮之上。相关专家直言,虽然一直在推荐“中药茶饮”,但要让中药起效果,必须长时间去熬制。如果大家在市面上喝到的“中药茶饮”“中药奶茶”是把中药材研磨碎之后加果饮或奶,又或是长时间熬制后使用的话其实是有用的。但如果只是加一点点中药,很快就喝完,那可能只是起到解渴的作用。
南京市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中药师肖璐表示,每一味中药都是有药性的。“中药常讲‘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而五味是指中药的辛、甘、酸、咸、苦五种味道。”肖璐认为,即使是药食同源的中药其本质也是药,就有四气五味,无论是加入饮料还是食物,其实都需要咨询专业的医生来区分患者的体质。
将“数字化”运用到中医理念辨别体质,是否靠谱?记者注意到,近来这样的结合并不鲜见。在南京市中医院近期就推出了“数字中医人”的服务。同样是通过市民上传的面部、舌象图片,达到望诊的目的。不过有所不同的是,还要填写已设置好的问诊方面的资料,综合给出结论。
南京市中医院科技处隆红艳介绍,中医体质评估及诊疗必须遵循中医理论指导,通过收集四诊(望闻问切)资料进行体质评估和疾病诊断。她认为,对于这样的数字化中医手段最重要的就是数据量要大,才能采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多模态特征分析。相较于医疗机构推出的“数字中医服务”而言,或许奶茶店里的机器就显得数据量不足够广泛。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使用该院“数字中医人”测出的体质为“气郁质”,和茶饮店的两次检测均不相同。
此外,隆红艳还指出,当前阶段一些仪器或APP、小程序的“数字中医”主要用于体质评估,指导市民进行生活调理和食疗,纠正体质偏颇,实现治未病。未来,通过数据量累积,迭代升级,有望进一步达到诊疗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