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3月28日电(刘睿祎)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论坛27日在海南博鳌举办。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副执行秘书杨琳出席论坛并指出,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应对人口结构转型需要创新思维,区域合作不可或缺。
“亚太地区在降低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显著提升了整体预期寿命。我们无需逆转老龄化进程,而是需要制定适应性的政策体系。”杨琳表示,适应人口老龄化,要转变对年龄和老龄化的认知观念,推动终身学习与数字素养建设,强化代际关系与代际团结,重视长期照护模式创新及高质量分类年龄、性别数据支撑。
杨琳认为,随着预期寿命延长,老龄照护需求持续增长。传统家庭专属照护模式面临挑战。因此,需发展“时间银行”、社区照护等创新模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老年女性不仅承担儿童照护,还为其他老年家庭成员提供大量无偿照护,这些贡献应得到充分认可。
杨琳指出,因应亚洲老龄化的独特性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紧迫性,必须迅速采取行动。亚太国家可将当前特殊处境转化为制度创新的战略机遇。
杨琳表示,区域合作实施路径,包括经验共享机制与落实全球行动计划。在涉及家庭、照护等民生核心价值的领域,文化与社会经济背景相近国家的实践经验具有特殊借鉴价值。为此,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已建立亚太地区老龄化政策数据库、最佳实践案例库、在线知识共享平台。
同时,亚太经社会持续支持成员国实施《马德里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通过定期区域评估机制、筹备专家会议等配套活动推动形成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共同愿景。亚太经社会期待在此进程中持续为成员国提供支持。
据悉,此次主题论坛由中国老龄协会和博鳌亚洲论坛共同主办,海南省民政厅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协办,支持单位为联合国人口基金。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框架下主题论坛之一,论坛邀请近百名嘉宾参会,来自国际组织的代表、中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亚洲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银发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如何更好释放“银发红利”等维度分享专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