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AI(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阅读逐步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形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阅读用户群体正在不断扩大。数字阅读市场的蓬勃发展、AI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阅读效率、丰富了阅读体验,也为阅读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阅读效率显著提升
在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图书馆,读者借助AI荐读视频,可以迅速掌握书籍的核心内容。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遇到问题时,AI阅读助手可以随时解答疑惑,提供深度思考的成果,有效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和品质。该馆还引入AI馆员,运用DeepSeek模型,可深入分析馆内知识文档,为读者提供精确且详尽的问题解答。通过引入AI技术,河口区图书馆实现了从传统阅读到智能阅读的跨越,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专业服务,也大大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AI+阅读”模式的运用,有效解决了读者“选书难”的问题。传统荐书方式往往依赖于专家推荐或销量排行,难以精准匹配个人兴趣。现在,阅读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和AI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阅读历史等总结出偏好以及社交属性,提供个性化定制的内容推荐。
AI技术还为读者提供了个性化、精准化的阅读服务。例如,微信读书推出的“AI问书”功能,允许用户通过搜索或长按书籍正文,即时获取AI提炼的知识点和高质量回答。这一功能极大提高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和精确度,尤其对于专业书籍的阅读,用户无需再花费大量时间自行检索复杂概念。此外,AI技术还能自动生成书籍大纲,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全书主旨和框架,进一步提升阅读效率。
孩子使用智能产品进行阅读能力评估 受访者供图
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
“在阅读领域,AI技术已应用于多个场景,包括伴读功能、整本书阅读、知识问答、能力测评、阅读课程以及虚拟老师等。”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任萍萍告诉记者,这些技术的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的阅读体验。
近日,在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话”:41名学生利用AI技术与《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英子进行互动交流;同时,通过智能体设定,AI扮演的《鲁滨逊漂流记》中的鲁滨逊等人物走出书本,为学生答疑解惑,带来一场别具一格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据了解,目前南京市正在6个区开展“AI共读系列”活动,初步探索AI赋能儿童阅读的方式及价值。通过AI辩论会、读书沙龙、剧本杀等形式,突破传统阅读课堂教学方式,实现AI技术支持的跨区域云端阅读课堂创新。
通过AI技术,电子书可以被转换成音频、图片和视频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沉浸式阅读体验。与早期的文字转语音功能相比,如今的AI语音读书功能在重读、速度、音色和音量等方面更接近真人的声音,甚至可以富有情感地朗读,准确模拟人说话时的停顿与笑声等。
“小雅小雅,请分别提供适合0岁至2岁、3岁至6岁和7岁以上3个年龄段阅读的优质图书。”“小雅小雅,我想跳转到图书第六章节,同时调整一下朗读速度,放慢点。”喜马拉雅推出的小雅AI图书馆,通过一语直达、一扫即听、专家严选、智能场景四大功能,为用户打造了一个语音交互新生态,也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听觉享受。
除了听书功能外,AI技术还融合了阅读的乐趣与情感需求,实现了“聊天式阅读”——用户可以发布自己创建的角色形象,与虚拟角色、电子书籍对话,讨论数字阅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获得更加愉悦、有趣的阅读体验。
“AI+阅读”的更多可能
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化,“AI+阅读”呈现出更加多元化、智能化的趋势。
“未来,AI技术在阅读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广阔。”任萍萍认为,其包括针对阅读能力的精准评估以及为不同能力读者提供个性化推荐;开发针对儿童的伴读功能,如图书识别、领读以及人机互动对话;构建整本书的知识图谱,通过问答模式帮助读者更高效、便捷地学习知识;为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提供高效的编辑、校对等辅助工作。“希望将AI技术应用于整个阅读生态,把更多的科研成果转化成优秀的产品,服务更多读者。”任萍萍说。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AI将更加精准地分析用户的阅读习惯与需求,以实现更为个性化、高度定制化的阅读服务。同时,AI将不断推动阅读形式的创新,如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数字科技,为读者营造更为逼真、沉浸式的阅读环境。(王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