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治疗领域,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已经成为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手段。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于近日正式启动了恶性肿瘤骨转移MDT,旨在通过MDT为患者提供更为规范、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助力患者实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漏诊误诊,提升治疗效果。
郑大一附院启动恶性肿瘤骨转移MDT全院模式
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较为常见且复杂的情况,骨转移灶的微环境与原发灶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诊断复杂,同时,其疗效评估也与原发病灶也有所不同,此外,患者还有可能因为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骨相关事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需要打破单一学科诊疗的局限,实现多学科融合与优势互补。
据介绍,郑大一附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MDT,是由该院药学部、肿瘤内科医学部牵头,联合骨科、呼吸内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放疗科、放射科、血液内科等相关科室,共同为患者打造的全方位诊疗平台;以期通过该平台,进一步规范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全流程,提升诊疗能力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在MDT模式下,专家们将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原发病灶、骨转移灶特点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一方面,针对原发灶进行治疗,控制肿瘤进展;另一方面,注重骨本身的保护,预防和减少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等,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促进患者长期生存。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MDT,由药学部与肿瘤科联合牵头,药学专家深度参与,积极发挥作用。
郑大一附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团队
郑大一附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主任周玉冰介绍,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药物治疗,一方面是针对原发肿瘤合理选择药物,包括传统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内分泌治疗药物等,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预防和减少骨相关事件方面,重视骨保护药物的使用,实现标本兼治。
“恶性肿瘤患者一旦确诊骨转移,就应该尽早使用骨保护药物来预防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同时,骨保护药物需要长期规范使用。骨保护药物的创新药,原研地舒单抗的骨转移相关适应症已经纳入国家医保,患者治疗的费用负担也大大减轻,长期规律用药更有保障。”
郑大一附院药学部临床药学科主任周玉冰在药学门诊出诊
郑大一附院肿瘤科病区主任贾永旭介绍,该院恶性肿瘤骨转移MDT全院模式启动后,MDT团队的专家们将定期进行集中讨论,针对每位患者的病例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MDT团队也将持续关注病情变化。
“当患者出现治疗效果良好,但后期出现疾病进展时,我们将再次组织MDT,根据最新病情调整治疗方案。这种全程管理的模式,可以确保患者在治疗的每一个关键时期都能获得最合适的治疗,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时间”。
贾永旭指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准确诊断是精准治疗的前提,不同肿瘤的骨转移在影像学上表现各异。因此,在诊断环节,该院强调影像学与病理学的结合,对于孤立性骨转移或难以排除其他可能性的情况,积极进行病理诊断,明确病理性质,避免因影像表现不典型而导致的误诊。
例如,一位年轻的肺癌患者,确诊时局部肿瘤分期并非晚期,但肱骨上出现活跃病灶。首诊时,如果按照常规诊断为肺癌骨转移,患者将失去手术机会。该院MDT团队会诊后,考虑到患者年轻且肩部疼痛时间早于肺部病灶,决定进行活检。结果显示,肱骨上的病灶并非转移灶,患者随后接受新辅助治疗并成功进行了手术,生存期得到显著延长。
除恶性肿瘤骨转移外,原发性骨肿瘤的患者也在郑大一附院该MDT平台的服务范围内。一位青少年骨肿瘤患者,肿瘤位于关键骨关节部位,保肢需求强烈。该院为其进行了多次MDT会诊,通过新辅助治疗,最终患者达到了保肢手术条件,不仅有效控制了肿瘤,还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肢体功能,给未来生活带来了希望。
据了解,郑大一附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MDT既面向院内患者,也面向院外患者,MDT的启动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由医生发起,院内任何科室的患者,如果有治疗需要,其主管医生可以向MDT团队提出会诊申请,MDT团队将根据患者的病情提供治疗方案,患者可以在原科室继续治疗;第二种形式是由患者发起申请,外院患者若想参与该院MDT,也可以直接通过挂号平台申请的方式,向该院提出申请,该院将组织MDT团队为其服务。
接下来,郑大一附院将继续探索更加高效、规范的MDT诊疗流程,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并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的合作,分享MDT的经验和成果。同时,该院还将积极开展相关科研工作,探索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应用策略,为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