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89.6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充分说明理财公司已成长为资管行业发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作为首家开业的银行理财子公司,建信理财以“为人民理财、服务国家建设”为宗旨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理财需求,截至2022年底,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9万亿元。三年以来,公司主动履行特大型资管机构的社会责任,坚持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支持新金融领域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多元化的专业优势,直接支持实体经济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
审慎健康发展 成为金融资产配置的重要压舱石
银行理财脱胎于母行,存续管理了原银行理财迁移过来产品,今后也是要重点服务于银行客户。因此,理财公司更要协同母行,以促进共同富裕、支持实体经济为初心,为老百姓守好钱袋子,这是理财公司的立身之本。
同时,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管新规出台后,理财行业顶层制度设计基本完成,包括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管理办法、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现金管理新规、银行理财内控管理办法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财业务政策制度体系,为理财业务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政策路径与法律遵循。
而在银行理财基本完成了市场化、净值化转型后。理财子公司成功脱离母行体系,完全市场化经营,成为一类新的资管机构。理财净值化取得决定性成就,理财行业发展也更加规范。
建信理财表示,将在政策规定下,发挥协同部门作用,积极配合总行,进一步强化公司治理和体系建设,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力量。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 引导金融之水流入社会发展领域
在理财行业稳步发展的同时,理财公司对于行业的贡献不断增加。近年来,银行理财业大力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养老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积极贡献力量。由于资管和信贷互补性比较强,资管业务特别理财业务是国家深化金融供给侧改革、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改善社会融资结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截至2022年末,理财公司发挥多元化投资优势,通过投资债券、非标准化债权、未上市企业股权等资产,成为支持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建信理财支持实体经济规模超万亿元,一直位于行业前列。截至2022年末,公司直接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投资规模余额超过1万亿元,大力支持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发债,支持京津冀、长三角、西部大开发、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支持绿色金融、先进制造业、乡村振兴、ESG、普惠金融、住房租赁等领域大力发展。
坚守管理责任 服务居民财产保值增值
我国居民资金配置主要以储蓄存款和理财产品为主,对理财产品具有一定偏好和信任。理财业务以“人民性”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财富管理需求。基于这一基本原则,理财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产品体系、优化产品功能,全方位、多元化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需求,打造“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第一品牌”,助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为9671万人,同比增长19%。理财公司始终将为人民理财作为初心和使命。2022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 8800亿元。
银行理财起源于银行,更应突出银行气质,核心是“稳”。建信表示,将持续为老百姓设计并提供更好的理财产品,进而带来长期稳定收益回报,保护好投资者利益,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投资理财需求。同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加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等全面风险管理,做好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之间的平衡,以质量、效益、安全取信于投资者。
未来,建信理财也将持续深化与总行的协同效应,坚持“义利与共”的新金融价值观,坚守“为民理财”的行业定位,履行好管理人责任,以审慎健康的发展,服务好国家建设,将投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而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