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年科技决心与力量,助力哈尔滨文旅科技协同发展,近日,清华大学“冰雪赋能·科技筑梦”社会实践调研支队走进“冰城”哈尔滨,实地体验哈尔滨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冰雪文化,感受冰雪经济的巨大潜力。
冰雪金山银山,科技创新驱动未来
调研队通过深入挖掘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多重价值,推动“冰雪+”产业链向体育休闲、文化旅游、装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拓展,打造更加丰富多样的消费体验。为深入探究冰雪经济发展要素,实践队对天恒山滑雪场、冰雪大世界等冰雪运动场所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科技赋能冰雪运动,助力滑雪产业升级
实践队成员们深入天恒山滑雪场运营管理中心,与管理人员共同探讨冰雪运动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发展路径。天恒山冰雪运动大世界滑雪场引进了国际先进的造雪设备和滑雪器材,打造了多条不同难度级别的10条滑雪道,以满足不同游客的滑雪需求。夜晚借助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滑雪场的全方位安全管理,为游客提供安全、舒适的滑雪体验。冰雪运动承载着人们对冬季运动的热爱与追求,科技的赋能则为冰雪产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地考察:冰雪大世界的商业模式与创新
实践队成员对冰雪大世界的商业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全面剖析其成功运营的关键要素。从精美的冰雪雕塑观赏到刺激的冰雪运动参与,冰雪大世界为游客提供了一站式、全方位的冰雪体验服务。队员们一致认为,这种商业模式不仅满足了游客日益多样化的体验需求,还有效推动了冰雪经济的蓬勃发展。
图为实践队员在冰雪大世界合影
产教融合:科技点亮冰雪世界,创新赋能冰城发展
在联谊交流中,哈工大航天学院向队员们介绍了张海峰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的灯光驱动智能控制系统。让冰雪大世界的灯光在极寒环境中依然能够稳定运行,为游客带来美轮美奂的视觉体验、为哈尔滨这座“冰城”的冰雪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
图为“冰雪赋能,科技筑梦”实践支队与哈工大航天学院联谊合影
未来之光:科技赋能冰雪文化,AI玩偶点亮哈尔滨
哈尔滨,作为冰雪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如何将这份深厚的冰雪文化通过现代科技传递到每一个人心中,是此次实践的核心课题。为此,实践队结合AI技术,开发了一款具有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的AI玩偶——万物灵。这款AI玩偶不仅能够与游客进行流畅的对话,通过对亚冬会的各项赛事内容、志愿者服务信息以及哈尔滨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的精准整合,力求让它们成为冰雪文化传播的新型载体。
图为AI玩偶万物灵
“冰雪赋能,科技筑梦”不仅是这次实践活动的主题,更是未来社会科技发展的缩影。随着智能制造、绿色环保、新材料等前沿科技的不断突破,冰雪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从智能造雪设备的应用到智慧景区管理体系的完善,从沉浸式冰雪文旅体验到冰雪装备制造的自主创新,科技正在推动冰雪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和优化。未来,期待更多这样的创新成果加速落地,推动冰雪经济向更高水平迈进,实现赋能冰雪梦想的宏伟蓝图。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队员们见证科技与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未来,将共同助力冰雪经济蓬勃发展,为冰雪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冰天雪地真正成为“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