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国家安全法颁布施行10周年,4月15日是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北京92所高校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为主题,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精彩纷呈的国家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吸引百万师生共同参与。
在本次活动中,各高校精心设计了文创作品征集、短视频创作、实操演练、理论宣讲等特色项目,同时推出国家安全主题游园会、嘉年华、文化节等大型活动。清华大学发放“国家安全护照”,体验闯关游戏、参与有奖答题、学习国安知识,抽取限定款国安文创,现场师生积极参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印鉴”“剪纸”“漆扇”三大非遗主题工坊,打通非遗文化基因与国家安全教育的深度链接,让传统文化技艺成为守护国家安全的鲜活印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组织“争分夺秒接力灭火”“极速组装消防水带接龙”和“盆盆运水团队接力”3项计时赛,提升活动趣味性和参与性。
科技赋能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首届“智安杯”大学生国家安全案例大赛围绕人工智能技术国家安全创新应用,开展实战案例设计评比,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国家安全深度融合。学院路“校地警”平安建设联盟第七届安全文化节上,消防机器人精准喷射水柱展现应急救援硬实力,交通、地震模拟器让师生身临其境。北京工商大学向师生展示无人机智能化校园巡防,探索无人技术在校园安防应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人工智能实验室,让学生直观感受AI技术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作用,提升学生对人工智能安全话题的关注度和认知水平。
为支持国家安全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进一步完善响应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学科专业设置和机构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承办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国家安全学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学科建设、安全教育、研究生培养等议题研讨交流,推动首都国家安全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提升。依托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市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研讨会,深入交流十年来国家安全教育的经验与成果,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与首都安全体系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建的首都安全研究院,服务首都安全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需要,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