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文化和旅游贸易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2023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商务部确定了新一批12家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简称“广州基地”)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增的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一年来,广州基地不断加快探索步伐,聚合优质行业资源,创新服务手段与方法,持续推进文化和旅游贸易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为文化和旅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匹配海外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贸易生态圈正在加快建成。
夯实基础建设 把握发展航向
建设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旨在通过完善政策支持和机制保障,发挥基地的文化和旅游贸易服务平台作用,为国内文化和旅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及外国企业来华贸易投资合作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服务。
对照基地建设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广州基地制定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发展规划》,为文化和旅游企业提供信息、金融、法律、人才、合作交流、贸易促进等特色服务。同时,聚焦文化和旅游产业不同细分领域,广州基地依靠广州开发区、黄埔区高效的政务服务、优越的政策环境、成熟的产业集群、活跃的融资氛围、强大的市场辐射力,以“人才+数字+文创+智造+游戏”五大细分领域打造“五大基地”,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广州基地的发展着眼全国“一盘棋”。为了实现全国12家基地间联动协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023年12月,在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开展的“多彩中国 佳节好物”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数字文化装备专题)上,12家基地发出共同倡议,宣布成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合作联盟,共同致力于推进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与贸易强国建设。
整合行业资源 构建服务体系
为汇聚社会资源、搭建产学研合作模式,广州基地依托多学科、跨行业的智力资源,密切联系一批国内外文化产业专家与知名企业家,组建广州(黄埔)对外文化贸易专家库。通过举办专家座谈会、课题研讨会等形式,集中专业意见,为重大决策、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广州基地建立广州市对外文化贸易企业库,广泛吸纳来自文化装备、影视制作、广告传媒、游戏动漫等领域的1478家文化和旅游企业入库。目前,专家库与企业库随着业务发展仍在持续壮大。
为推动对外文化和旅游贸易综合服务提质升级,广州基地正在筹备搭建“1+3”文化和旅游对外贸易综合服务体系。其中,“1”是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文化和旅游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3”则是平台的三大功能板块,即“新唐人街”中国文化产品展览展示一体化平台、对外文化贸易特色金融服务平台、文化和旅游贸易政策辅导平台。目前,该平台已启动搭建工作,预计2024年底面向广州全市各行业企业推广,并将逐步应用于全省、全国的文化出海服务工作。
此外,广州基地积极推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转型,顺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举办文化和旅游贸易促进活动,展示、推介数字文化装备和服务,促成合作交易,鼓励广州基地企业发掘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研发文化装备和游戏、动漫等数字内容产品,推动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助力培育“波罗诞”千年庙会“海上丝绸之路”等文旅IP,为广州旅游业发展注入文化内生动力。
“我们将依托广州基地提供的海外文化贸易一体化综合性服务,结合企业在原创动漫IP打造及全球发行的优势,在文化出口业务板块乘风而上,用动漫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广州咏声动漫副总裁阎冰说。
打通堵点难点 优化入境旅游环境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指出,我国已形成全球最大国内旅游市场,成为国际旅游最大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为推动入境旅游发展,广州基地全面扎实提升入境旅游支付便利化水平,打造国际一流文旅目的地,做好对外旅游宣传与推广,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到大湾区来。
广州基地严格遴选优质行业合作伙伴,先后联合天人山水度假区、宝墨园等优质景区打造“国际展示厅·入境游合作示范点”,助力精品旅游产品开发,推动改善入境旅游支付问题,拓宽大湾区入境旅游市场。宝墨园景区负责人表示,景区不仅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加文旅表演等,还厚植岭南文化元素。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国际游客,景区还配备了专业的英文讲解员和多种语言的标识标牌。
在广州基地牵头下,宝墨园、天人山水度假区等景区与交通银行、广东华兴银行开展合作,统一配备外卡POS机并在景区内张贴相关服务告示。除为持境外银行卡的游客提供刷卡服务外,还同时提供移动支付、现金支付等多种支付方式,入境支付便捷度得到显著提升。
为推动入境支付环境进一步优化,广州基地正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密切协作,引导提升支付服务体验,同时联合商务、文化和旅游、交通等部门,加大在重点文化消费场所、旅游景区的支付服务宣传力度,提高入境人员对支付便利化措施的知晓度,为广州建设国际一流文旅目的地贡献力量。
扩大“朋友圈” 搭建多元出海通道
今年3月,“中华民俗 礼遇世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广州)对外文化贸易促进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办。该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一批有地方民俗特色数字化升级的最新成果,推广了中国民俗文化,还为多个项目连接优质合作资源,促成意向合作金额达1100万元。在同期举办的2024年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上,通过开展文艺展演、文创非遗市集等活动,带动“民俗+旅游”“非遗+旅游”“演艺+旅游”等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活动期间接待游客逾23万人,实现营收约1800万元。
2023年7月,广州基地企业在第七届中俄博览会上展示相关文化产品,向世界彰显广州文化科技智造魅力;今年5月,广州基地在泰国曼谷举办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交流活动(东盟线),组织国内企业参加2024年IAAPA亚洲博览会并与全球参会企业代表进行磋商,促成40余项合作意向,意向采购额超1亿元。下半年,广州基地将组织国内多家文旅企业分别赴越南、日本、韩国等地,开展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对接交流活动。
广州基地还先后与巴力赫奇迹创意公司、加拿大白水公司、萨利创意公司、德国奇乐游乐设备集团等,在主题演出、沉浸式游乐、新型游乐体验、文化科技装备、体育娱乐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积极引进国际知名文旅企业落户基地。截至目前,广州基地已连接服务1478家企业,其中港澳企业123家,帮助对接136个国家和地区的986家各类型企业,贸易额超600亿元。
未来,广州基地将不断巩固中华文化出海“首秀地”、海外文旅投资“首选地”、入境旅游“首发地”的定位,持续丰富拓展对外文旅活动,密切开展国际文旅合作,切实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走出去”和“引进来”,做好入境游推广宣传与服务,推动文化和旅游贸易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