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趋势有哪些?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席教授陈煜波:“其实中国的数字经济下一程就需要从消费互联网向工业互联网发展,从需求端的数字化向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一个是促进生产力的提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什么?spur innovation(刺激创新)。数据能够帮助我们去洞察用户潜在的需求。所以我们现在看数字化转型的基本逻辑,实际上就是以客户为中心去经营整个客户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和全渠道的社会互动的数据驱动的管理。我们从过去的电子商务,智慧零售,我们现在看到了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本质上就是两句话,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从数据运营,也就是先把业务数据化,我们从钢铁到制造到物流,先把业务数据化,但最终使数据业务化,去运营数据。那中国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我们今天都在谈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本质上其实就是用数据帮助我们洞察用户潜在的需求,为什么我们有大量的产能过剩。为什么我们需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为我们大量的中国的制造业的企业并不了解终端用户的需求。这里面就是什么,通过数据要打通上下游的堵点。这才真正地解决一个中国现在最重要的问题,供需的不平。
其次,在下面十年一定会产生欧美发达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一个新的业态,我把它叫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推动数字乡村振兴。所以中国的第一产业,就是农业,也许不需要再经历工业化的进程,就直接跟数字化融合。所以通过数字经济将农业,工业和数字化全面地融合。
最核心的一端,数字化会和我们的能源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字化和能源技术根本地促进我们能源的消费的转型,所以实际上看过去150年。工业革命,我们来看的话首先是在通信里,我们是从电报、电话,那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互联网3G、4G、5G。再下一步呢,其实就推进了我们工业革命,从交通,汽车,人船,飞机,那么交通反过来会对能源的消费产生影响。所以现在最内核的一层数字化,就是对能源的数字化的转型,根本性的变革我们过去100多年来。对石油的,或者是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所以这是我们数字化转型的最终极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