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扳指上雕刻的小兔子了吗?它在忙活什么呢?
清 乾隆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兔面
故宫博物院藏
这枚温润的青玉扳指诞生于乾隆年间。扳指上雕刻了兔子的图案。小兔手拿舂杵,正在不停捣药。说到这里,想必你已猜到,这不正是那只在月宫捣药的玉兔嘛!中国古代,在各类器物上装饰玉兔捣药图案的现象非常常见。传说故事里,月宫中住着嫦娥,还有一只捣药的兔子陪伴左右。于是,人们常以这种形象来指代月亮。
清 乾隆题诗青玉鸡兔纹扳指——鸡面
故宫博物院藏
这枚扳指的另一边,一只“公鸡”昂首挺胸。再仔细看,你会发现它居然有三个爪子。三个爪子的公鸡是什么神奇的动物?它也来自中国神话,是背负太阳的三足金乌,人们常以金乌指代太阳。
“金乌西坠,玉兔东升”。金乌象征太阳,玉兔象征月亮。日月的一升一落,象征着一天时光的流转。
类似的日月纹样经常同时出现,例如这件衣服,你找到上面的日月纹了吗?
清 绿色缎绣彩云蝠鹤日月纹法衣
故宫博物院藏
除了日月纹,这枚青玉扳指刻有隶书:
如日之升,顺德元亨。
如月之恒(gèng),久道利贞。
诗句多处用典。“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出自《诗经·小雅·天保》,意为如上弦月一样逐渐圆满,如初升的太阳一样逐渐高照,比喻光明的前程。“元亨利贞”是《周易》八卦中“乾”卦的卦辞。后人为《周易》作注,认为乾是万物之始,元亨利贞是天道之常。一枚青玉扳指上的装饰纹样,还蕴含着古人对宇宙天地运行方式的理解呢!
如日之升 顺德元亨(左)
如月之恒 久道利贞(右)
扳指,古称为“韘(shè)”。射箭时,人们将它佩戴在右手大拇指上,防止拉弓时勒伤手指。韘最初见于商代,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件商代玉韘呈圆筒形,兽鼻两侧各有一小孔,可以穿绳,缚于腕部,用时套在手指上。背面近下口有凹槽,射箭时将弓嵌入凹槽,就可以防止勒伤手指。
商 玉兽面纹韘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满族统治者素有骑射的传统,扳指是他们射猎时必备的配饰。清军入关后,随着统治政权的稳固,扳指逐渐成为豪官显贵手上的饰品。不过它的流行,也反应了满族重视骑射的风俗。在清代,扳指要如何佩戴?请乾隆皇帝出场为你演示。
清 清人画弘历一发双鹿图像轴(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的扳指呈圆柱形,一般人所使用的扳指平素质朴,而身份尊贵之人的扳指则精美奢华。例如前文提到的青玉扳指,和乾隆款碧玉花卉纹扳指、乾隆题诗碧玉扳指放置在特别配制的木盒中保存,素雅中透着掩不住的精致。
清 三枚玉质扳指及存放扳指的木盒
故宫博物院藏
这枚青玉扳指,从精雕细刻的纹样,到量身定做的木盒,体现着满族重视骑射传统的态度。扳指上的鸡兔纹和诗句,又反映出古人对宇宙万物运行的看法。小小扳指,背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文化。
(撰稿:谭梓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