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来自永康各学校的20名“优秀红领巾讲解员”从永康市博物馆出发,途经浦江、萧山、余杭、余姚,进行了为期3天的“永康文博之星”文博夏令营之旅。小讲解员们先后参观了浦江上山遗址博物馆、跨湖桥遗址博物馆、良渚博物院及遗址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对远古文明进行了有益探索,对之江文化进行了系统学习了解。
这是永康开展文博夏令营的第十年。这十年里,永康着眼传承历史从娃娃抓起的目标,坚持以变促进,融合发展,通过开展系列活动让文化遗产传承在青少年群体中生芽扎根。
品牌社教活动培育文博新星。“永康文博之星”系列活动是永康市博物馆的品牌社教项目之一。该系列活动是由永康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共青团永康市委员会、永康市教育局、永康市少工委联合举办的特定主题活动。自2013年开展以来已连续举办10届。主要包含红领巾讲解员培训、讲解服务、“优秀红领巾讲解员”选拔、文博夏令营等内容,旨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永康青少年的家乡荣誉感,与自觉担任永康文化宣传者的使命感。截至目前,已累计培养“红领巾讲解员”1506名。这些“红领巾讲解员”们活跃在校园、博物馆,为推广文博知识贡献力量。
非遗进校园助推“双减”政策有效落实。在推动青少年素质发展的大背景下,永康积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用丰富的非遗资源充实学生课余生活。目前,永康共培育有浙江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2所、金华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4所、永康市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6所。每周都会安排非遗传承人定时定点走进传承教学基地授课2次以上,惠及学生合计近万人次。学校还根据各自特色,组织开设非遗社团。在今年的永康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系列活动上,舟山中学、永康中学、人民小学、雅湖小学、永康市职业技术学院“非遗进校园”成果活态展示就吸引了众多市民驻足观看,收到一片好评。
馆校联合推动实现展学双赢。随着文化传承重视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近博物馆,博物馆的社会作用也日益凸显。永康瞄准导向,及时开展馆校联合工作,拉近青少年与博物馆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加深青少年对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实现展学双赢。今年上半年,“稻源启明—上山文化考古特展”在永康开展。这是该展览亮相国家博物馆后首次走进永康,为上山文化遗址联盟巡展第一站。永康市博物馆趁机深化馆校联合方式,与高镇小学联合拍摄了“万年上山 世界稻源”观展倡议宣传片,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激发学生观展热情,并同步推出了“稻源启明—上山文化”小小陶艺家活动,不仅让同学们探究了稻源文化,更通过制陶普及了陶土文物知识。(文/翁冰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