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宣传中心组织学习“千万工程”经验走进中国联通河北省定点帮扶县康保县和沽源县,在张家口市广袤的坝上地区,康保县与沽源县作为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在中国联通二十余年的定点帮扶下,充分发挥中国联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优势,通过数智赋能与产业振兴,助力两县逐步走出贫困,迈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康保县的数智赋能与产业兴旺
康保县,地处河北省坝上地区西北部,县域总面积336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50米,常住人口约13.8万。这里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河北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在中国联通的定点帮扶下,于2020年成功脱贫摘帽。中国联通的帮扶不仅限于资金与项目的投入,更在于其利用数字化技术为康保县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数智赋能城乡治理
依托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中国联通在康保县构建了数字康保“11311”智慧体系,即1个云算力中心、1套智脑中枢、3大领域智慧应用(社会治理、产业经济、公共服务)、1套对外服务窗口以及1套运维保障体系。这一体系全面整合了县域各部门数据,畅通了信息沟通渠道,形成了智慧党建、智慧应急、智慧文旅、智慧社区等多项功能有机衔接的数字治理体系。通过智慧文旅平台、察汗淖尔流域地下水监测平台等项目的实施,康保县的城乡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的精准管理。
康保县政务服务中心
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
中国联通在康保县的产业帮扶上,选择了胡麻、荞麦、杂粮等适宜当地种植的作物,通过产业帮扶带动上下游发展,促进了群众就业和增收。中国联通不仅帮助凯阔、品冠等农业龙头企业提升生产能力和销售渠道,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消费帮扶平台,帮销康保县特色产品超过9000万元。此外,中国联通还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与新能源企业合作,实施智慧巡检项目,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安全事故率。在养殖产业方面,中国联通助力建设智慧养殖工厂,实现数智化运营,带动了养殖业的提质增效。
张纪新城数字生态农业创新园区
沽源县的全面振兴之路
沽源县源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坝上草原,海拔在1500米左右,生产众多 富硒、有机、绿色农产品:莜麦、金莲花、蕨菜、高背鲫鱼等,素有“三河之源、 京津水塔”美誉。沽源县同样是中国联通定点帮扶的对象,自2002年以来,中国联通已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89亿元,实施帮扶项目50余项,为沽源县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贡献了重要力量。
基础设施建设与民生改善
中国联通在沽源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特别是在革命老区、贫困村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中国联通还实施了美丽乡村亮化工程,为多个乡镇的贫困村安装了路灯,点亮了乡村的幸福之路。在医疗健康方面,中国联通投入资金建设卫生室、购买医疗设备,并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沽源县的医疗卫生水平。
数字沽源建设智能城市
沽源县新型智慧城市项目是中国联通帮扶的又一亮点。该项目按照“一平台、两中心、N应用”模式搭建,涵盖了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云数据中心、城市管理运营指挥中心等多个底层基座,以及便民服务、智慧大棚、智慧旅游、数字乡村等多个应用。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城市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还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信息的实时采集和展示,为群众提供了智慧、便捷的生活服务。
沽源县应急指挥部“全景云眼实战指挥系统”
产业振兴与文化传承
沽源县的产业帮扶工作重点支持了藜麦、燕麦等特色产业的发展。通过育种帮扶、种植帮扶、生产帮扶和消费帮扶,推动了藜麦的全产业链发展,使沽源县成为藜麦联合育种基地。同时,中国联通投入资金建设电商产业园、电商物流服务中心等项目,打通了农产品上行和下行双向流通渠道。此外,中国联通还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如燕麦秸秆画艺项目,通过资源再利用和技艺传承,提升了燕麦产业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民就业增收。
沽源县石头坑村智慧种植大棚
中国联通的央企担当与未来展望
中国联通在康保县和沽源县的定点帮扶工作中,充分展现了央企的责任担当和使命情怀。通过数智赋能与产业振兴,中国联通不仅帮助两县实现了脱贫摘帽,还为其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联通将继续扎根坝上地区,依托行业优势,创新帮扶模式,强化数智赋能,助力两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中国联通的定点帮扶工作为张家口市康保县和沽源县的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数智赋能与产业振兴的有机结合,两县正逐步迈向更加繁荣、富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