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防务新闻》周刊网站1月17日报道,美国海军完成了四艘无人舰艇的首次部署任务。这些舰艇花了5个月的时间在太平洋测试如何将其能力整合到载人舰艇的作战中。
报道称,这些无人驾驶水面舰艇——“海上猎手”号、“海鹰”号、“水手”号和“游骑兵”号——去年8月7日离开南加利福尼亚州,于今年1月15日返回。“海上猎手”号和“海鹰”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的一个项目。另外两艘无人舰艇来自美国战略能力办公室的“霸主”计划。
在这5个月的时间里,这四艘舰艇总共航行了46651海里,并访问了日本和澳大利亚的港口。美军无人水面舰艇第一师负责人杰里迈亚·戴利在16日的一次通话中告诉记者,每种无人舰艇都曾在海上“几乎完全”以自主模式作业长达50天。
戴利说,此次部署由美国太平洋舰队监管,目的是将无人舰艇放在前沿部署环境中测试现有的作战理念和预测性维护需求等。
戴利说,这次部署是成功的,各种操作和支持理念几乎已经完备。他解释说,如果海军今天下令建造第一艘可使用的大型或中型无人水面舰艇,那么在该舰艇交付时,这些理念就可以准备实施了。
但他承认,还有更多的测试要做。
报道称,一个亮点是对船只的指挥和控制。“海上猎手”号和“海鹰”号在进出港口时,舰桥用于控制船只。
戴利说,“游骑兵”号和“水手”号可以载人,但这次部署的大部分时间里它们都是在自主模式下运作的。
这些舰艇由该地区另一艘美国海军舰艇上的工作人员或加州怀尼米港无人作战行动中心的工作人员控制。
戴利说,他和其他工作人员试验了多种从岸上和海上控制船只的方法,使用不同数量的操作员,从一个控制台控制不同数量的船只,以不同的方式转移控制权等,以使其成为作战理念中最成熟的方面之一。
但是,一个需要进行更多工作的领域是将无人水面舰艇及其有效载荷整合到更大的传感器和火力网络中。戴利拒绝透露无人水面舰艇使用的有效载荷的种类,只是说它们曾在空中、水面和水下运作。
报道称,一体化作战系统也将随之投入使用。美国海军正在开发该系统,并会将其安装在未来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上。戴利说,“水手”号目前运行的是一种虚拟的“宙斯盾”作战系统,但军队希望实现更多整合。一旦一体化作战系统完成,相同的软件将在美国海军的所有载人舰艇和大型无人水面舰艇上运行,从而实现更多无缝数据共享。(编译/朱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