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各类与“兔”相关文物中,有一类时令玩具文物,那就是兔儿爷。兔儿爷因其通体艳丽明快的色彩,独特别致的造型,广受孩子们的喜爱。
你看这位兔儿爷,头戴绿色头巾,身披红色长袍,英姿飒爽的身姿,是不是很像一位著名的三国时期大将?它模仿的正是蜀国大将关羽呢!“关羽兔儿爷”它正端坐于群花之上,群花背后蔓延的绿色,更显勃勃生机。
清晚期 泥制兔儿爷
故宫博物院藏
兔儿爷源于中国传统的祭月活动。相传,月宫中有善于捣药的玉兔,其药可包治百病,令人长生不老,因此玉兔逐渐神化,明代便成为了民间中秋祭月仪式时,供奉祭拜的对象。明人纪坤《戏题》诗序中提到: “京师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这是目前有关兔儿爷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见,这时虽然它还不叫“兔儿爷”,但已经成为专供儿童们祭月时的造像啦!
汉 带有“玉兔捣药“图案的画像石
故宫博物院藏
唐 带有“玉兔捣药”图案的铜镜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兔儿爷因其多姿多彩、憨厚可爱的形象,备受儿童的喜爱,逐渐演变成中秋时节的时令儿童玩具。这时,兔儿爷的形制也逐渐固定,即多为兔首人身,手持药杵,或端坐于祥瑞之上,或身着盔甲,威风凛凛。“兔儿爷”的称谓应是这时才得以确定的,满族人称男性为“爷”,女性为“奶”,都是极尊贵的称呼。可见,“兔儿爷”的名字明显受满族文化的影响。
清晚期 端坐于‘瑞鹿“之上的兔儿爷
故宫博物院藏
兔儿爷逐渐流行于京城及北方地区,文献中也多有与当时兔儿爷风靡盛况的相关记载,如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彩兔》:“京师以黄沙土作白玉兔,饰以五彩妆颜,千奇百状,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 可见清代北京地区兔儿爷丰富的造型和人们争相购买的热闹场景。
清晚期 大小不一的泥塑兔儿爷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现藏的兔儿爷所属清晚期,多为模印制成,色彩鲜艳,大小不一,大的高约40厘米,小的则不足10厘米。这些兔儿爷应是宫廷从民间购入,供幼年即位的小皇帝,如同治、光绪、宣统玩乐。它们虽不如其他文物做工精细,用料讲究,但也曾是小皇帝们的珍爱玩具,陪伴他们度过为数不多的快乐时光。如今,兔儿爷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杨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