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日电(袁思陶、伊媛) 近日,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在北京举办。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为此次展览及展览作者——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题写了一系列文字,发表于书法公众号“两块砖墨讯”上。同期刊登的还有王振本人的书法作品等。据悉,“两块砖墨讯”由莫言与王振共同推出,旨在弘扬传统文化和书法艺术,目前已推出213期。
莫言题名
释文:
知行合一
文墨共生
王振书法诗词展
甲辰六月 莫言
莫言在王振的陪同下参观展览(摄影/刘培恩)
莫言为王振书法展作《知行合一 文墨共生》
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即将举办,作为他的老乡与文友,与有荣焉。
王振曾经在中国首任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先生处工作多年,期间展纸调墨,耳濡目染,深受影响。先生逝世后,他牵头成立“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几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搜集先生的作品与资料,用心编撰年谱,成绩斐然。
近年来,我与他联手创办微信公众号“两块砖墨讯”,至今已发表二百余期。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便利,在这个小小的平台上,我们发表用毛笔书写的原创诗词、对联、散文等,与读者分享新鲜的见闻与创作的快乐,赢得了广泛的好评,每期的阅读量都超过十万。
王振有很好的书法与古典文学基础,但尝试将诗词创作与书法创作结合起来,却是从“两块砖墨讯”开始的。我们迈开双腿,走向大自然,走向民间,走向历史深处,使我们的感情得到升华,使我们的眼界得到开阔,使我们对知识与行动的统一、文学与书法的共生,都有了比较深刻的感悟。
这次展览,由于场地所限,只能展出王振近年创作的十余作品,希望观众能窥斑见豹,领略和感受作者的才华与个性。
写诗词如涉大海,写书法似攀高山。持续努力,不懈涉攀。
与王振共勉。
莫言
2024年7月3日
莫言自撰联
莫言自撰联之一
释文:
诗词缘于情感
书画皆为心声
甲辰六月 莫言
莫言自撰联之二
释文:
饮茶听古曲
摇扇读闲书
甲辰盛夏 莫言
莫言手书新诗赠王振
释文:
诗词书法众人能,
见智见仁谈爱憎,
总有知音明本意,
相逢一笑是亲朋。
题王振中国美术馆诗词书法展
甲辰六月 莫言
王振展览作品精选
一座桥,畅通古今
释文:
卢沟晓月。
寒水光波澈。
马啸车辚千年越。
轧石留痕万叠。
右岸芦苇花飘,
左岸鸳鸟戏翱。
多少行人问道,
且听雁叫狮哮。
壬寅冬,陪莫言老师游卢沟桥,填《清平乐》一首以记此行。
邹平 王振
一座城,京师锁钥
释文:
逢佳日,登上古城楼,红叶美人眸。
半空遥看三山色,落霞斜照九台秋。
望京门,开锁钥,正封侯。
看水库,密云飞白鹭。
舞拐杖,凌风驱猛虎。
重开宴,月当头。
雕栏倒影汤河柳,
花灯初放异乡愁。
酒微醺,船慢走,水轻流。
《最高楼·登司马台长城》
王振并书
一群鸟,展翅飞翔
释文:
火烈鸟腾飞去。
落红惊野鹜。
湖边拍摄,凌波独步,锦鳞如缕。
草地冷餐沙雾。
鹿鸣合欢树。
远山近水,无声以对,晨风秋露。
癸卯六月,赴东非肯尼亚纳库鲁湖参观,填《西地锦·火烈鸟》一首以记之。
王振
一首歌,为爱奔跑
释文:
路也远,
天也高。
路远天高
我牵着你的小手,
你拉着我的衣角。
我们并肩同行,
为爱奔跑。
春风到,
冰雪消。
春到雪消爱是人生信条,
爱是内心需要。
我们并肩同行,
一起为爱奔跑。
甲辰正月,作与莫言同行之歌。
王振
展览学术恳谈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原主编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海龙,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杨涛,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邵晓峰等嘉宾出席中国美术馆举办“书风词韵——王振书法展”学术恳谈,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现场致答谢词。
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发言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美术观察》原主编李一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尹海龙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副院长杨涛发言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副所长洪厚甜发言
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教授邵晓峰发言
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致答谢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