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饮食问题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且令人困扰的话题。特别是在“发物”这一概念的影响下,患者及其家属在选择食物时往往犹豫不决,生怕选错食物对病情产生不良影响。那么,究竟何为“发物”?在肿瘤治疗过程中,患者又该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饮食结构呢?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
“发物”概念的由来与误解
“发物”一词最早见于《普济方》,是继“忌口”之后提出的一种全新说法,将所忌食物进行了具体化描述。传统观念中,“发物”多指那些具有刺激性、能够诱发或加重疾病的食物,如鱼虾海鲜、牛羊肉、公鸡、韭菜、葱姜蒜等。这些食物因其特有的性质或成分,被认为可能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疾病的康复。
具体来说,海鲜因其性寒凉且易引发过敏反应,常被贴上“发物”的标签;牛羊肉则因性温热,被指责为容易导致“上火”,不利于病情的稳定;禽类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发物”属性,尽管这一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的支撑;而韭菜、葱姜蒜等蔬菜,则因其特殊的气味或刺激性被列入“发物”行列。
然而,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并没有明确的“发物”说法。食物作为人体健康生存的基础,提供了各种必需的营养素,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氨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和水等。这些营养素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以及抵御疾病侵袭都至关重要。
肿瘤患者的营养需求与饮食原则
肿瘤细胞生长迅速,代谢旺盛,在体内大量消耗营养物质,导致肿瘤患者常常陷入恶病质状态,表现为消瘦、乏力、贫血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充足的营养对于肿瘤患者来说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增强患者的免疫力,使其身体有足够的力量抵御肿瘤细胞的侵袭;还能够有效减轻治疗过程中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放疗导致的黏膜损伤等副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术后伤口的愈合,确保身体各器官系统正常运转。
因此,肿瘤患者在选择饮食结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均衡营养: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的比例合理,避免偏食或挑食导致营养失衡。
适量摄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控制食物摄入量,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
多样化选择:尽量多吃不同种类的食物,以获取更全面的营养素。
清淡易消化:选择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
因人而异:不同体质患者的饮食建议
由于肿瘤患者的体质存在差异,因此在选择饮食结构时还需因人而异。以下针对不同体质的肿瘤患者给出一些建议:
易过敏患者:对于易过敏的肿瘤患者来说,应避免食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花生、腰果等富含异体蛋白的食物。这类患者食用后很容易出现皮肤瘙痒、红斑、呼吸急促、胃肠道不适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胃肠道功能较弱患者:胃肠道功能较弱的肿瘤患者应避免高纤维、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芹菜、竹笋等蔬菜。这些食物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过多食用可能会导致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同时,油腻、油炸的食物也需要谨慎食用,因为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消化酶来消化,会给胃肠道带来沉重负担。
体质虚寒患者:体质虚寒的肿瘤患者通常比较怕冷,手脚冰凉。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应避免过多食用寒性食物,如苦瓜等。苦瓜性寒,有清热降火的作用,但过多食用可能会加重身体的虚寒状态,导致腹泻、腹痛等症状。此外,身体虚寒还可能影响气血运行,对肿瘤患者的康复不利。
阴虚火旺患者:阴虚火旺的肿瘤患者体内虚火旺盛,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心烦失眠等症状。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应避免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体内的虚火,导致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情况出现。
因病而异:不同肿瘤部位的饮食“忌口”
除了因体质差异选择饮食结构外,不同肿瘤部位和不同病情分期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以下针对不同肿瘤部位给出一些建议:
呼吸系统肿瘤患者:对于呼吸系统的肿瘤患者来说,一些容易产生痰液的食物可能会加重症状。例如奶制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影响呼吸道的黏液分泌和纤毛运动,使痰液变得浓稠不易咳出。因此,这类患者应谨慎食用奶制品以及油炸、油煎的食物。这些食物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和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导致呼吸道炎症加重。
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对于消化系统的肿瘤患者来说,刺激性食物可能是“发物”。例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刺激胃黏膜和肠道黏膜,加重黏膜的炎症反应。因此,这类患者应避免食用辣椒等刺激性食物以及酒精等刺激性饮品。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和胃肠道进行代谢,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并加重肝脏负担。
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对于血液系统的肿瘤患者来说,一些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食物需要特别注意。例如银杏含有银杏酸等成分,过量食用可能会影响血小板的功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因此,这类患者应谨慎食用银杏等可能影响血液凝固的食物。
此外,还有一些特定类型的肿瘤患者需要注意特殊的饮食“忌口”。例如乳腺癌患者需要避免含高激素和高糖食物的摄入;肾癌患者应避免高盐、高嘌呤及过多蛋白质的摄入等。
综上所述,肿瘤患者在打破“发物”迷思的基础上,患者及其家属应依靠科学依据来进行饮食决策。重视营养管理,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饮食,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更强的治疗后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增强战胜肿瘤的信心和力量。(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副主任医师 董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