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广东)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党委(以下简称“广东产互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紧扣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助力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300余人专业技术团队,构建起覆盖全省21个地市的数字乡村服务体系,打造出具有联通特色的乡村振兴数智化样板,彰显央企责任与担当。
数字基建筑基,构建乡村发展新图景
面对县域数字化基础薄弱的现状,联通广东产互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形成“平台+场景+生态”三位一体发展模式。深度参与省级“百千万信息综合平台”建设,搭建起贯通省-市-县-镇-村的五级联动体系,实现政务数据互通共享率达87%。在实践层面,建成广东数字农业(阳西)示范县等4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物联网感知设备和AI分析系统,使农业生产效率平均提升40%,人力成本下降35%。在智慧文旅领域,创新推出“云游岭南”数字平台,集成VR全景导览、沉浸式慢直播等数字技术,成功打造出江门赤坎古镇、汕头小公园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其中“数字侨乡”项目通过5G+AR技术重现华侨历史场景,带动当地旅游收入同比增长62%,开创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青年突击队在“百千万”信息化项目组现场
海洋牧场领航,激活蓝色经济新动能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联通广东产互充分利用技术优势,聚焦海洋经济,打造“深蓝智造”工程。联合国家科研院所组建海洋数字化创新联盟,构建起涵盖海洋牧场、渔港经济、生态保护的完整技术体系。创新打造了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格盛1号”5G智慧海洋牧场项目,其中由联通广东产互自主研发的空天地海立体感知平台,高效整合了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检、水下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实现养殖区域全维度监控;AI投料算法突破传统渔业局限,助力饲料利用率提升至92%,单亩养殖效益提高3倍以上。
“地市赋能特战队”在格盛1号平台上调试
在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方面,成功打造“粤水安”智慧监管平台,构建起“船舶-港口-海域”三级防护网,集成41类风险预警模型,通过AI外呼、短信推送等手段实现灾害预警精准触达。自平台上线以来,累计保障渔船安全返港1.2万艘次,有效降低了台风灾害损失,这一项目经验成功入选农业农村部智慧渔港建设典型案例。
数字治理赋能,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径
在助力县域数字化转型中,联通广东产互首创“基座+应用”双轮驱动模式。研发的数享大数据平台汇聚政务、经济、民生等六大类数据资源,形成县域数字孪生画像。在梅州永和镇打造的“数字乡村综合治理平台”,创新推出“十项全能”应用场景:这些功能,成功将森林防火系统实现火点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8分钟,防溺水监测准确率提升到95%,全科网格化管理使事件处置效率提升了60%,目前该模式已在梅州复制推广至20个镇街。
类似的项目案例,在惠州博罗县开展的“县镇村”三级联建工程更具示范价值。在县级层面构建的数字政府2.0平台,整合28个部门数据资源,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100%;在村级层面开发的“惠民通”小程序,集成36项便民服务,村民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医保缴费、建房审批等业务。特别创新研发的“民情地图”系统,通过AI分析研判形成基层治理热力图,帮助镇村干部精准掌握社情民意,有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率,让数字平台成为了村民的“知心人”。
站在新起点,广东产互党委将持续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以“数智引擎”驱动城乡融合发展新范式,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更多联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