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福州的三坊七巷内,有着这么一群志愿者团体,他们撒下爱心的种子,一点一滴用真情浇灌,凭借“数字福州”的沃土,培育出了“茉莉·融香”公益团队。他们是由党员志愿者及零售商户组成的无数普通人,他们聚人气、进社区、走乡村,让茉莉飘香满榕城。
微光点亮红色驿站
清晨,“茉莉·融香”的志愿者正在忙着给路过的游客及周围的老人派发“爱心粥”。温琳荔供图
在福州5A级景区三坊七巷的桂枝里内,每天都能吸引大批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清晨的桂枝里一改白日里的喧闹,只看见热气腾腾的几口锅和安静排队的人们。沿街零售商户叶小弟所经营的珍珠饰品店就在这里。“爱心粥”是这里独特的风景线。在中共福州市城北烟草局支部委员会打造党建品牌的影响下,作为党员志愿者的叶小弟在店外长廊建设了红色驿站,一方面宣传古田红色精神,另一方面以红色驿站为根据地,为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便利,成了三坊七巷里的红色风景线。
爱心凝聚社会力量
随着“茉莉·融香”公益团队的志愿者们的坚持,越来越多机关部门、零售商户及企业公司都参与到其中。民政局、社会福利院、养老院、社区及各类企业单位等20多加单位参加了共建,定期开展助老助残、抗击疫情、应急救灾、乡村振兴、普法教育等志愿活动600多场,受到百姓及政府机关的广泛好评,获得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文明办、鼓楼区志愿者协会联合颁发的“最佳支援服务组织”奖。
志愿者前往长青养老院看望老人,并为卧床老人喂饭。林立兰供图。
数字助力志愿服务
随着“茉莉·融香”公益团队的不断壮大,200多家红色驿站让福州的户外工作者和周边街坊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连续6届的“夏季送清凉”活动,为环卫工人、街道城管、消防支队、公安派出所等累计送去了近15万瓶水……有信仰、有温情、有公德、有礼貌、有爱心、有活力是福州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作的要求,也是“茉莉·融香”公益团队成员的行为准则,为了让更多人一起参与到“六有”建设活动中,团队借助福州大学高校的技术力量,融合GIS、多维关联、智能推荐、数据挖掘、可视分析等先进计算方法,开通了“茉莉·融香”公众号,让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小程序在福州的任何地方都能就近找到红色驿站及登记的志愿者。
为了让支援服务更加规范化、标准化、项目化、创新化、制度化,“茉莉·融香”公众号不仅筹款筹物,还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通过公开平台发布公益活动信息,让更多的社会公众能主动报名参与到公益活动,连接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惠及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现如今平台已拥有1228个志愿者商户及5637人关注。众人的善举汇聚满满的大爱,在福州这座茉莉飘香的城市汇聚起一股股暖流,余韵绵长悠香。有福之州,一座有爱的城市,一缕茉莉飘香,一抹耀眼的志愿红。(温琳荔 林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