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迁广袤的田野上,一场现代农业的变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江苏省宿迁市楚丰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楚丰农发集团”)紧扣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秉承“聚焦三农、科技驱动、产业引领”的发展理念,围绕主责主业,以深化国企改革为契机,布局农业全产业链,依托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发展路径,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标杆。
“链”上布局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楚丰农发集团通过构建“建链、补链、强链、延链”的全产业链布局,推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全面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稳固“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建链补链,夯实产业基础,让乡村更和美,让田野更丰收。泗洪县魏营镇的农田里,机器轰鸣,千亩良田整齐划一。楚丰农发集团创建“保底分配,二次分红”模式并在短短3个月内成功流转近万亩土地,不仅保障了农民收益,还让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管理;组建的种植大户联盟,覆盖全市300余位种植能手,规模化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前我们种地靠自己摸索,现在有了集团的支持,不仅收入高了,种地也有了奔头。”联盟成员王大叔感慨地说。
从白羽肉鸡到霸王蟹,从优质稻米到绿色果蔬,楚丰农发集团正在为百姓餐桌打造一张“绿色清单”。在种植端,聚焦优质稻米、绿色果蔬等高效农业,通过推广现代种植技术,打造集生态、科技、品质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在养殖端,建设现代化白羽肉鸡养殖基地,打造高标准、规模化的禽肉产业集群。同时,依托宿迁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千亩霸王蟹养殖基地,以生态化、品牌化为方向,培育宿迁特色农业的拳头产品。
通过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强链延链,释放新动能,推动产业升级。在宿迁田间地头,“小田变大田”的画卷徐徐展开,土地整治项目正如火如荼地推进。集团优化农资供应模式,统一种子、农药、化肥的供应标准,减少中间环节,大幅降低生产成本,推动农业增产增效。“过去分散经营,管理难、成本高。现在大田作业统一化、规范化,省时又省力。”魏营镇一位农户点赞道。
楚丰农发集团聚焦农产品深加工,围绕粮油、果蔬等领域大力发展精深加工项目,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推动农产品“接二连三”发展,不断提升农业附加值。在畜禽养殖领域,集团创新“国企+平台供应链+种养户”合作模式,统筹种植、养殖物资的统一集采、集销。这种柔性农销供应体系,不仅打通了产销环节,还增强了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养殖户张师傅笑着说:“以前我们担心市场波动,现在有了集团的供应链支持,销售更加稳定,我们的生产信心也增强了。”
不仅如此,楚丰农发集团还积极拥抱“互联网+农业”,进一步延长销售端。集团开发的农产品电商平台,正在为宿迁的优质农产品打开全国市场的大门,通过平台直达消费者餐桌,成为宿迁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下一步,楚丰农发集团将继续发力,开辟新路径。计划通过“农光互补”和智慧农业等方式推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农光互补,构筑新型格局。“这里不仅是养殖场,也是‘发电站’”。集团积极推动绿色发展模式,在农业资源开发中融入新能源利用,推进“农光互补”项目。通过在养殖设施上架设光伏设备,实现农业生产与绿色能源的协同开发,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也为农业绿色转型开辟了新路径。“智”汇科技,赋能现代农业。集团与市农科院、中化现代农业(江苏)有限公司等科研机构合作,成立宿迁现代农业产业研究院,围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搭建农业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采集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数据,打造智慧化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从种子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楚丰农发集团将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为农业插上“智慧的翅膀”,让丰收更加有“智造”,让乡村振兴更可持续。在广袤的宿迁田野上,现代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一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朱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