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一直是临床难题。2024年6月26日,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仑卡奈单抗的“首方”在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十个月过去了,患者临床循证治疗反应的结果怎样?
新华网大健康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贾建平教授。
贾建平教授介绍,民间说的老年性痴呆学名叫阿尔茨海默病。1906年,德国一个中年妇女,在50岁以后突然记忆力下降精神错乱,不久就去世了。对死者脑解剖发现了神经纤维缠结,以及Aβ也就是淀粉样前体蛋白好像红薯粉一样,那种粉状的物质在颅脑内沉积,具备这两个病理特征就定义为阿尔茨海默病。
著名医学杂志BMJ(英国医学杂志)曾发表了贾建平教授撰写的一篇文章,他通过对2.9万人连续10年的观察,抽样人群分为三组,一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一组是中间状态的生活方式;一组是较差的生活方式。观察实验结果发现,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够减轻痴呆患病风险50%以上。
贾建平教授提示说,阿尔茨海默病分有症状期和无症状期,有症状期也就是出现了记忆力严重下降,这个阶段去看医生已经有点晚了。因此,阿尔茨海默病能不能预防,贵在识别有症状期和无症状期。在出现症状前,医生会通过检查探测出大脑是否出现阿尔茨海默的病理变化,所以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阿尔茨海默病绝大多数与老年群体相关联,而且这个病很难治疗,患者及患者家属都盼望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贾建平教授表示,仑卡奈单抗在欧洲获批是阿尔茨海默病治疗和科研革命性的转折点,也是里程碑式的事件。长期以来,阿尔茨海默病一直是有什么症状就治什么症状,仑卡奈单抗的获批有望实现阿尔茨海默病从对症治疗到疾病修饰治疗的一个跨越,这是阿尔茨海默病修饰治疗药物的突破。北京宣武医院高创中心认知病房已经收治了160多个患者,通过十多个月的临床观察,发现仑卡奈单抗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很多患者的认知功能得到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