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博鳌3月28日电(闫惠卓)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论坛27日在海南博鳌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学部委员蔡昉出席论坛并指出,推动人口红利向“银发红利”转变,是在经济领域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战略抉择。他还表示,亚洲国家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亚洲区域银发产业一体化发展。
蔡昉表示,供给侧“银发红利”主要指利用老龄化条件下的人力资源,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传统人口红利着眼于劳动年龄人口。虽然这个源泉已经式微,老年人口预期寿命和预期健康寿命更长、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经验丰富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大龄或老年劳动者的优势。在劳动力短缺、人才短缺条件下,把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出来就是新人口红利。
而需求侧“银发红利”主要指创造条件,开启大龄和老年人的消费潜力,支撑经济增长。老龄化趋势有降低消费率的倾向,也成为或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制约因素。有些亚洲国家储蓄率高,需要与时俱进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开发“银发红利”包括扩大大龄就业、增加老年人收入、扩大消费需求,诚为不可缺少的“银发红利”。
“正如人口红利不是自然而然的,‘银发红利’也需要有制度、政策和实施做保障。”蔡昉表示,这包括更好的教育和培训体系,帮助大龄和老年人提高技能和劳动参与率;更加普惠的社会保障制度,解除老年人消费的后顾之忧;更灵活但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帮助实现就业的有效搜寻和匹配;还有借助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助力大龄就业和涉老消费。
对于亚洲国家如何取长补短,共同推动亚洲区域银发产业一体化发展,蔡昉指出,亚洲国家处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和人口转变阶段,经济合作有比较优势基础,协同开发银发产业具有互补优势条件。各国老龄化有先有后,有的国家老龄化程度高,甚至进入高龄化,也有尚处在劳动力丰富时期,有的则呈现出未富先老特征,也是合作的基础和理由。
蔡昉认为,需要在以下领域共同努力,创造条件,实现共赢合作。一是加大相互开放准入的力度,以亚洲经济合作的区域氛围,弥补全球化的不利背景。包括促进货物和服务贸易,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二是以合理、适度、符合各国国情的方式促进劳动力和人才跨国流动。三是发展经验和教训的互鉴互学。
据悉,此次主题论坛由中国老龄协会和博鳌亚洲论坛共同主办,海南省民政厅和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协办,支持单位为联合国人口基金。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框架下主题论坛之一,论坛邀请近百名嘉宾参会,来自国际组织的代表、中方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围绕亚洲人口老龄化发展态势、银发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如何更好释放“银发红利”等维度分享专业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