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的央企之一,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坚决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集团成立10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锚定“世界一流、五强五优”发展目标,聚焦支撑战略落地和保供转型,聚焦为国家电网公司创造价值,聚焦以科技创新打造核心能力,聚焦高质量发展和企业精细化管理,践行“非我莫属、非常必要、非干成不可”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勇当公司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先锋队”和电网数字化转型“主力军”,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奋力向建设世界一流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企业加速迈进。
建强网络 筑牢“时空底座”
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要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提高国家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在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周年之际,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正式成为电力行业唯一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授权分理服务单位,这也标志着电力北斗规模化应用迈入了新阶段。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成立以来,致力于将北斗应用于电网,布局电力北斗建设,让电力北斗为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新型电力系统,插上“自主可控”的翅膀。
推广应用电力北斗,首要任务是尽快建设切实好用的时空基础服务设施。2019年以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加快了电力北斗精准位置服务网建设步伐。
2020年9月,西藏那曲,蓝天白云下,一位“红马甲”格外显眼,他是国家电网思极先锋(电力北斗基准站建设)共产党员突击队队员,正在对眼前的白色蘑菇头——电力北斗基准站的接收天线进行最后的安装调试。随后,西藏建成我国海拔最高电力北斗基准站的消息被各媒体广泛报道。经过近年来的全力攻坚,目前,该集团已建成以4800余座电力北斗基准站为基础的电力北斗精准位置服务网。同时,集团加大研发力度,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27家省公司部署完成了电力北斗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了电力北斗统一时间服务网并试点应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3月,经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批准,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获得北斗导航民用服务资质证书,成为电力行业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授权分理服务单位,可分理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服务,为促进电力行业北斗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驱动 推进多场景应用
北斗应用只受想象力限制,该集团在不断建强电力北斗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推动北斗与电网深度融合,让精彩不断呈现。近年来,将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发展重点,制定《产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管理指引》《关于全面加强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并快速推进落地。该集团上下以落实“两个办法”为发力点,更加聚焦核心业务,不断提升关键技术、产品、人才等自主化程度,统筹指导研发专项立项、实验室及攻关团队建设、成果培育和产品开发。通过聘用特聘专家、揭榜挂帅等形式,引入行业内智力和科研资源。激励青年创新创效,开展“队号手岗赛”建设,内部选拔科技成果参加国家电网公司青创赛。这些措施,极大推动了电力北斗在内的各项技术发展。
科技创新始终是电力北斗发展的动力。通过建设电力行业唯一一家国家北斗开放实验室·电力分实验室和新型电力系统低轨卫星与北斗空天时空智能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平台,该集团广泛激发创新活力,突破了高精度定位授时一体化、SBAS-RTK(基于伪距的星基增强)和PPP-RTK(基于载波相位的星基增强)星地融合增强定位、室内外融合定位等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了3款核心模组、6大类20余款电力专用北斗终端,形成了100余项科技成果。通过自主研发,降低国家电网公司北斗产品推广成本超过50%。
目前,电力北斗已广泛应用于电网巡检、防灾减灾、用电信息采集、安全管控等场景中。该集团持续提升科技水平,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
2023年上半年,该集团开展电力北斗支撑无人机巡检专项攻坚,为江苏、山东、湖南、安徽等省电力公司无人机巡检提供技术支持,受到客户好评。攻坚以来,集团已先后完成27家省公司全域电力北斗无人机切换,平均服务可用率超过95%,平均收敛速度小于10秒,有效提升了电力北斗支撑无人机巡检实用化水平,北斗应用于配网无人机巡检技术直接推动电力巡检系统进入智能时代。
2024年6月,吉林省白山市曙光林场的一座电力杆塔旁,随着技术人员调试的北斗短报文用电信息采集终端部署完毕,以往需要靠人工花费数天时间采集的几十个分散电表及监测设备的数据信息,瞬间精准呈现在后台监控人员面前。在用电信息采集中,利用北斗独有的短报文功能,可实现无信号区域的用电数据回传,相比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综合成本分别降低73.5%和97.5%。在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新疆等无公网区域较多的地区部署北斗短报文用电信息采集设备,已实现超过1100余个台区电能表数据有效采集,极大提升无公网地区用电信息采集覆盖率。
在基建现场安全管控、电网作业安全管控、解决小水电“盲调”等场景,电力北斗均极大提升智能化水平,为电网高质量发展汇入北斗力量。由于电力北斗应用的卓著成效,“基于电力北斗精准服务体系的规模化创新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创新应用最高奖——白金奖。
大国重器 以科技造福社会
该集团充分发挥电力北斗和通导遥一体化优势,积极承担央企社会责任,尤其是近年来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技术服务,得到社会各界和电网客户广泛好评。
2020年四川特大暴雨后局部地区出现了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该集团协同国网四川电力加强重点线路灾害监测,8月2日,系统显示四川阿坝220千伏丹金一二线46号杆塔滑坡监测点发生了一级红色告警,从监测数据分析来看,杆塔西北方向已出现滑坡。收到信息后,国网四川电力立即对现场进行了确认,并完善了相关防灾措施,有效避免灾害范围的升级和扩大。
2021年,河南遭遇特大暴雨汛情,该集团紧急发布了免费定位导航账号,为无人机快速定位导航功能紧急开通“GPS+北斗”的双星挂载点,为各界救援力量提供定位服务和技术支持。向当地供电公司免费提供杆塔倾斜北斗监测终端,派出国家电网思极先锋(北斗终端研发与应用)共产党员服务队前往现场支持。集团在大灾面前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担当和专业服务能力赢得当地电力公司以及民众的广泛赞誉。
2023年7月,北京、河北连续降雨,遭遇汛情。集团调控SAR卫星资源、卫星通信装备、北斗终端设备,整合技术力量,全力支援北京、河北防汛应急和电力设施抢修。对受灾地区开展大范围高精度监测,提供高清监测图和对比图,实现对受灾地区过水面积提取、水深反演和受灾杆塔设备状态的研判。派出北斗应急通信技术人员和无人机巡视技术人员赴受灾地区电力抢修现场,为当地电力公司提供技术支持,在支撑各地灾后电力恢复和重建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赋能电网 促数字转型前景广阔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和推进,电网的电源结构、电网形态、负荷特性、技术基础和业务模式等发生了深刻变化,源网荷储各环节紧密衔接、采集控制对象规模更大,协调互动更加频繁,对数据采、传、存、用的时效性要求更高。届时电网信息所具有的时空属性将更加凸显,利用北斗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时空基准统一、安全运行可控、故障灾害感知、电网运行数据采集等诸多难题,对于电网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未来,随着北斗技术不断融入电网生产与运行控制,其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组合创新应用将不断涌现,并嵌入到生产经营全流程中,形成的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必将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形成电网生产新模式和数字化发展新业态。新时代新征程,科技创新,时不我待,信产人将抢抓机遇,不负时代,以“非干成不可”的劲头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企业,为电网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