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烟霾”核心信息发布,首次明确“烟霾”为复合污染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26 15:46:21
119.4万
5月26日,北京市控烟协会、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中日友好医院)联合发布《“拒绝烟霾行动起来”核心信息及释义》,首次明确“烟霾”为烟草烟雾与残留物形成的复合污染,包括二手烟和三手烟。烟霾危害覆盖全生命周期,且不存在“安全”暴露水平。市控烟协会呼吁公众避免任何形式的接触,尤其需关注儿童、孕妇等特殊群体健康风险。
核心信息首次定义“烟霾”为“烟草制品燃烧或使用过程中释放的烟雾及残留物,在室内外形成的复合环境污染”,包括即时吸入的二手烟和长期残留的三手烟。二手烟含至少250种有毒成分,其中69种为致癌物;三手烟则通过吸附在物体表面持续释放有害物质,60%的多环芳烃、70%的尼古丁和80%的烟草等会沉积于室内,留存时间可达数年。
烟霾对健康的危害具有双重性。二手烟可导致肺癌、冠心病等疾病,三手烟则能损伤DNA、诱发炎症甚至影响生殖健康。研究表明,即使极低浓度暴露,长期累积仍会造成危害。儿童因代谢能力弱、接触物品频繁,更易受伤害,如婴幼儿吮吸被污染手指可能增加毒物吸收;孕妇暴露于二手烟会升高早产、新生儿畸形风险;老年人因机能衰退,对烟霾清除能力更差。
烟霾的广泛性与隐蔽性加剧其危害。室内仅一人吸烟即可污染整个环境,三手烟更会长期附着于地毯、家具等表面。尽管通风可稀释二手烟气味,但无法消除三手烟残留,所谓“开窗吸烟无害”系错误认知。厨房、阳台等场所吸烟同样会造成污染,任何暴露均需避免。
为减少烟霾危害,核心信息倡导室内工作场所、公共场所、公众交通工具等关键场所实施全面禁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