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于10月28日下午顺利闭幕。本届大赛总决赛共设四个组别,分为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赛道进行比赛,经过激烈角逐,共产生55个金奖、109个银奖、164个铜奖。
大赛总决赛举办期间,共有23个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的项目亮相赛场。比赛现场,斩获相关奖项的“慧听-呼吸音柔性听诊设备及智能诊断预警的人机交互系统”团队负责人曹英豪接受了新华网记者专访。
据悉,此次曹英豪的团队带来的参赛项目是“慧听-呼吸音柔性听诊设备及智能诊断预警的人机交互系统”,参与的组别是创新赛,参与赛道是“生物医药健康”。
此前举办的湖北省首届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曹英豪的团队也有参与,因为当时设备还处于测试阶段,研究进展缓慢等因素,最终获得铜奖。他表示:“经过省赛的历练,知道了问题所在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团队对设备性能、软件算法进行了更新换代,整体思路变得更清晰、更完善了。”
提到在此次大赛中获奖,曹英豪表示,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学校、省人社厅和行业专家的指导和支持。“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对于未来商业化的转化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项目的落地也更有了信心。
以下为部分采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为什么要做呼吸音相关监测的研究?
曹英豪:肺部感染和痰液聚集极其容易导致窒息,及时发现并快速处理呼吸道疾患,是保障生命的重要措施。我们持续从事着这个领域的研究。
主持人:目前的研究进展如何?
曹英豪:目前我们已经研制出初代样机,前端采用柔性可贴附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持续、精准采集不同部位呼吸音,后端软件系统,可以实现疾病的AI智能诊断和实时预警。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得到权威机构认定。与同类产品对比,我们的慧听设备更薄,灵敏度更高,同时可长效监测呼吸音,诊断精度高,可实现对呼吸道疾病的有效预警。
主持人:未来有什么打算?
曹英豪:我们团队针对呼吸智能监测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同时,我们自建多中心高质量呼吸音电子数据库。在多家医院开展试用,该设备未来市场前景巨大。未来我们将成立公司,在进行专利布局和获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后,进行商业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