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报道,“五一”假期首日,全国以旧换新商品销售同比增长61%,门店客流同比提升150%。浙江、北京、江苏的换新消费增速最快,消费市场结构向中高端迁移,电脑、手机、智能手表成为假期里最热销的商品。
在位于深圳坪山的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里,一条条自动化产线正在全速运转赶订单。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荣耀的主力机型销量增长超50%。
开年以来,在以旧换新政策东风下,我国消费电子市场活力涌动。数据显示,截至4月27日,消费者新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超3700万件。
在此背景下,手机厂商如何搭上“以旧换新”快车拉升产能、提升性能,从而挖掘增长潜能?这个五一假期,央视将镜头对准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深圳研发实验室,以此折射出我国消费电子产业提质升级的深层逻辑。
产能革新与技术普惠:让高端技术“下沉”
镜头下,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技术人员正抓紧调试新购入的用于产品测试的自动化机械手。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制造工程部部长王忠宝介绍,通过机械手跟我们测试设备的互动,可以大幅度提升我们产线的效率。
今年在以旧换新政策带动下,这家荣耀工厂生产的荣耀主力机型销量增长超50%,伴随春节之后的产能拉升,像这样的机械手新购进了70多台,让产能提升了20%多。
如他所说,荣耀的销量攀升带动了产能提升,而该企业产能爬坡的底气,源于对智能制造体系的长期深耕。除了全面拥抱AI和机器人,荣耀还在技术人才培养上持续投入,比如目前其产线上的自动化率已达85%,其中有60%的设备皆由荣耀自研。
在供应链层面,荣耀更是打通合作伙伴、研发、制造等产业链全流程关键质量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及建模,构建了全球测试大数据质量预警体系。当政策激活换机需求时,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无疑将确保产能快速响应,形成政策红利与产业升级的良性互动。
事实上,以旧换新政策不仅显著带动手机企业的产能扩张,更驱动行业在产品性能优化、高端化进程加速领域形成创新动能。以荣耀为例,在深圳研发实验室,工程师陈鑫团队正展开协同攻坚,探索如何让折叠屏折痕更小、电池更加轻薄耐用。陈鑫介绍:“(荣耀工程师)通过AI的辅助开发进行设计,减少我们外部光线的反射,(屏幕)质感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降低初始折痕对消费者的影响。”
据了解,以旧换新优惠力度最大的两千到三千元价位的机型,是智能手机销量的主要增长点,因此荣耀基于消费需求的精准洞察,加快推动新技术在这个价格档位的应用。像这款厚度不到8毫米、容量却达到了8000毫安时的电池,就用在了刚刚推出的2000元档的新品荣耀Power上。此外,荣耀绿洲护眼技术、青海湖电池等旗舰机的创新成果也下沉至2000-3000元价位段,推出多款新品以实现科技普惠。
荣耀以核心技术突破重构产品价值曲线的策略,迅速在市场端形成裂变效应。数据显示,荣耀Power首销超预期增长40%,带动荣耀品牌在2至2.5K 份额跃升至行业首位。业内人士认为,将旗舰级体验带入大众市场的动作,不仅激活存量换机需求,更推动供应链企业加速技术迭代,有望为智能手机产业突围存量竞争开辟新路径。
阿尔法战略驱动:联合生态打造升维体验
今年3月,荣耀CEO李健在MWC 2025上发布荣耀阿尔法战略,宣布将从智能手机制造商向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转型。李健强调,荣耀呼吁整个行业携手共进,打造开放、共创、共享的生态体系,充分激发人类潜能,共创美好未来,造福全人类。
而在荣耀4月的新品爆发中,这种战略转型展现得淋漓尽致:首次将电池容量带入“8”时代的荣耀Power,性能全面升级的极致电竞手机荣耀GT Pro,行业首发搭载高性能显卡的MagicBook Pro 16 Hunter集中上市,均以AI为核心为消费者打通场景化体验。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生态布局,如李健所言,目前荣耀正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全力打造价值共享的生态体系,并承诺未来五年投入超过100亿美元助力生态建设。记者了解到,荣耀联合全球合作伙伴开发的一系列搭载创新技术的旗舰产品即将陆续发布,涉及AI Agent、电池、先进制造工艺等。荣耀将不断丰富产品生态,给消费者和行业带来全新的创新体验和技术探索。
通过将AI能力深度注入终端生态,荣耀不仅让技术迭代真正转化为用户体验升级,更以人文科技创新重构了市场价值坐标系。数据显示,荣耀GT Pro首销即斩获全平台3-5K价格区间销量冠军,而此前上市的荣耀300销量相比国补前增长超50%,亦表现亮眼。
另外,媒体从供应链获得的权威市调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荣耀于W17(4.21-4.27)的全价位智能手机销量排名中,以13.7%的销量市占率位列第三(仅计算单品牌销量份额,如vivo不包括iQOO、OPPO不包括一加和realme)。
在业内人士看来,以旧换新政策激活的不仅是短期消费,更考验企业构建可持续增长模式的能力。对于荣耀而言,则选择通过智能制造释放产能弹性,借科技普惠满足消费升级,以生态战略开辟增量空间。令人欣慰的是,在政策红利与技术变革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消费电子产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黄金窗口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