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区践行嘉庚先生的教育初心,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图为集美二小开展家校社活动。(集美二小 供图)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本周是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年-2035年)》等重要文件精神,昨日,由集美区教育局、集美区妇联、集美街道共同主办的集美区第三届“诚毅之家”家庭教育研讨活动在集美二小拉开帷幕。
活动中,集美区率先全市成立家委学堂、家委教育基金,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支持系统”,共建大思政“教育场” ,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生态圈。
创新成立家委学堂 设立家委教育基金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嘉庚故里一直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陈嘉庚先生曾说:“治家之道,仁慈孝义,克勤克俭。”嘉庚先生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嘉庚教育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23年开始,集美区连续举办全区家庭教育研讨活动,积极探索家校社协同共育新思路,提高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水平。作为今年活动的“重头戏”,昨天,集美学村家长学校家委学堂、集美学村集美第二小学“汪渊”家委教育基金正式成立。
家委会一头连着学校,一头连着家长,是密切家校沟通、促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桥梁。在集美,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成立了家长委员会。“有了家委会的平台,不仅班里的孩子们有更多开展课外活动、探索不同领域的机会,实际上家长也有所受益,好几位爸爸因为参与家委会工作而增加了亲子时间,改善了亲子关系。”集美二小家委代表薛蕊说。
此次挂牌的集美学村家长学校家委学堂设在集美二小“汪渊楼”,拥有会议室、讲堂、图书室等丰富的功能空间,今后将根据家长需要,提供多元化的指导课程,开展亲子活动,以家委带动家长,提升家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水平。
集美区还设立全市首个家委教育基金,据介绍,该基金将用于支持家校活动、表彰优秀家长。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由集美乡贤、南顺投资(厦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少宏出资设立,以纪念其祖母汪渊。此前,陈少宏还在集美二小捐建了汪渊楼、设立了汪渊奖学金等,是弘扬践行嘉庚精神、开展捐资助学、传承优良家风的典范。
昨天还举行了集美学村家委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集美学村、集美塔、万千极美、悠度、集美iOi MALL、后溪城内村成为首批挂牌基地,将为家校实践和家委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探索可复制经验 让家庭教育指导更专业
围绕更好地开展家校社“教联体”协同育人工作,此次活动邀请来自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重庆师范大学附属科学城第二小学、集美第二小学等多所学校的校长上台交流经验、分享心得,让在场的百余名中小学负责人、德育老师受益匪浅。
在集美二小书记、校长郭宏君看来,要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先要厘清家长、学校、老师三者的角色关系,“三者不能错位、越位,更不能缺位”,因而特别需要开展系统化、专业化的指导。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活动,探索出可复制的经验,在更多学校搭建家委学堂,为家校社协同育人持续注入活力。”集美区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集美学村家长学校校长吴吉堂说。
近年来,集美区践行嘉庚先生的教育初心,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2022年开始,集美区陆续成立了“家校社”协同实践育人综合实验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试验区,集美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集美学村家长学校等,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两年来,集美区先后举办700多场家庭教育活动、讲座,让家校沟通从“面对面”到“心贴心”。(记者 应洁)